
咽喉炎是咽喉黏膜、黏膜下组织及淋巴组织的炎症,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两种。二者如何区分?
01急性咽喉炎
急性咽喉炎主要是由病毒细菌等引起的。急性咽喉炎起病急,初起时咽部干痒、灼热或轻度疼痛,且可迅速出现声音粗糙或嘶哑,并常伴有发热、干咳或有少量黏痰咳出。检查可见咽部红肿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可出现咽部水肿甚至因此而阻塞咽喉导致呼吸困难。急性咽炎大部分是可以通过抗感染治疗后完全恢复的。
02慢性咽喉炎
慢性咽喉炎多由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不良的生活习惯、用嗓过度、各种有害的理化因素反复刺激、抵抗力低等因素所致。症状反复发展,不易治愈。慢性咽候炎症状因人而异,通常咽部可有各种不适感,如异物感、烧灼感、干燥感、痒感、刺激感和轻微的疼痛等。主要表现如下:
1.咽部有黏液吐不净;
2.时不时干咳和清嗓子;
3.咳嗽无痰有黏液;
4.咽喉干燥需要不断地喝水来缓解;
5.喉咙有异物阻塞,闷胀,紧绷感,但进食不受影响;
6.晨起刷牙恶心。
咽喉炎发病原因有哪些?咽炎的发病原因有多种,许多人往往在不清楚发病原因的情况下,就私自用药,这种情况不对!俗话说“对症下药”,要治疗咽炎,必须要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在慢性咽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现,许多慢性感染性疾病可使急性咽炎久治不愈并逐渐转为慢性。
慢性疾病如贫血、消化不良、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紊乱、自主神经失调、维生素缺乏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
病毒性咽炎通常自限在一周左右,而细菌可长期寄生在咽后壁黏膜,各菌群处于动态平衡,当菌群出现紊乱时可引起咽后壁黏膜持久、轻重不一的炎性反应。
NO.2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内食物向上反流至咽喉部后,对黏膜造成物理性和化学性刺激可引起咽部异物感、恶心干呕等一系列慢性咽炎症状,咽喉反流患者的典型症状有异物感、慢性咳嗽和频繁清嗓等,常伴有烧心、反酸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
胃食管反流患者,除了有慢性咽炎的症状外,还伴有程度不同的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胸痛、烧心、反酸等),如果是这个原因导致的需要去看消化内科。
由鼻腔、鼻窦炎症和鼻咽部炎症产生的分泌物可引起鼻后滴漏综合征,分泌物对咽后壁黏膜的刺激可导致慢性咽炎。对于确诊为鼻源性慢性咽炎的患者,针对鼻腔、鼻窦原发灶采用恰当的治疗,减少鼻后滴漏,可减轻咽炎症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鼾症)与慢性咽炎发病正相关。鼾症患者多伴有咽部黏膜水肿、干燥和咽壁淋巴滤泡增生,同时鼾症患者睡眠时由于气道反复发生阻塞,造成胸腔高负压,引起胃食管反流也是其发病机制之一,因此部分患者表现为反流性食管炎和咽炎。治疗鼾症可明显改善咽炎症状。
部分慢性咽炎与变态反应有关,患者主观症状有咽部异物感、咽喉发痒、咽部肿胀感和干咳等。此类患者经抗过敏治疗,症状可逐渐减轻,但停药后症状易复发。
常见过敏原:屋尘螨、花粉、霉菌孢子、蟑螂、动物毛等吸入性过敏原;海虾、牛奶、鸡蛋、花生、药物等食入性过敏原;来自工作场所的化学物和刺激物、生物制剂、昆虫蜇伤等。
NO.6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
吸烟、饮酒和喜食辛辣食物者,长期熬夜者,慢性咽炎患病率均显著高。戒烟、戒酒、清淡饮食可明显减轻慢性咽炎症状。
秋冬季如何预防慢性咽炎?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防治咽炎的关键。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每天保持足够的睡眠,保持放松愉悦的心情。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防御能力。
寒冷季节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纠正张口呼吸的习惯,避免用嗓过度,纠正错误的发声方法。
坚决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做到戒烟、戒酒,避免进食生冷、辛辣、酸味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
随时保持口腔的清洁,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减少口腔、咽喉感染。
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及减少环境致病因子,在大风雾霾天气外出时,可戴口罩减少空气污染对呼吸道刺激,化工厂、面粉厂等特殊行业的工人尤其要做好职业防护。
在家中也要减少接触粉尘等刺激物质,厨房居室应注意通风或装置油烟机,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并保持一定湿度;常消毒、打扫,减少粉尘、花粉等,以减少环境中的变应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