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带小结是慢性喉炎的一型更微小的纤维结节性病变,常由炎性病变逐渐形成。早期主要症状是发声易疲倦和间隙性声嘶,声嘶在发高音时出现。病情发展时声嘶加重,由沙变哑,由间歇性变为持续性,在发较低调音时也出现。
慢性咽喉炎、感冒、不当用声等会加重症状,使局部水肿变成小结,如果再不注意声带的休息,会在慢性炎症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形成声带息肉。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在出现声带小结的早期症状时,要及时就医,通过喉镜检查可以进行临床诊断。如若拖延至声带发生病理性改变,会导致声带慢性增生、肥厚,声带闭合不全更明显,声音沙哑程度加重,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声带损伤,甚至失音,严重影响其职业生涯。
有的教师在出现声音嘶哑的时候,会更加使劲地发声,便于学生听见,这将导致疾病更加严重;还有些人在患有咽喉炎症时,往往不会大声的说话,常常用假声(压低声音,憋着嗓子)说话,这样做反而会加重声带磨损。
另外,感冒应该引起注意,因为咽喉受到炎症、病毒的感染,很容易导致局部充血水肿引起声音嘶哑。这时候应该及时就诊用药治疗,使急性咽喉炎得到很快恢复,否则由急性转为慢性,根治较难。
声带小结的治疗
早期声带小结,经过适当声带休息,常可变小或消失。较大的小结即使不能消失,声音亦可改善。
发声训练可以通过调节呼吸气流、改变起音习惯、更好地利用共鸣腔等方法来提高发音的效率,协调呼吸、振动、共鸣、咬音等各个器官的功能,改变原来用声不当的错误习惯,缓解喉部的紧张状态,最终达到科学发音。
对于早期的声带小结,在声带休息的基础上,辅以药物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不可逆、较大、声嘶明显的小结,可考虑微创手术切除。
声带休息、科学用嗓均可一定程度上预防声带小结的发生。同时避免吸烟、饮酒、食用辛辣食物以及接触其他刺激性致病因子,还要注意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减少声带小结发生的诱因。出现咽喉不适要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