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起孩子张口呼吸、打呼噜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过敏性鼻炎、感冒鼻塞、肥胖等。但其中最常见的一个原因,就是腺样体肥大。
相信有不少家长都听过腺样体肥大的“威名”,都觉得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病,但也正是因为不熟悉和害怕,才导致不少家长没办法正确认识它而错过了最佳的时期。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破除固有认知,好好认识一下腺样体肥大吧!
误区一:孩子大了,腺样体会自行萎缩
孩子到青春期后,腺样体确实可能会自行萎缩。但是,如果等待期间,这近十年的时间里,孩子出现不可逆的腺样体面容、生长发育延迟,那你后悔都来不及了!所以,只要有手术指征,就建议做,而且还要及早做。粑粑麻麻们记住这个时间段:腺样体手术,最佳年龄为3~7岁,黄金时间在4周岁前后。对1~3岁,严重影响孩子睡眠的,也应该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误区二:孩子这么小,手术影响免疫力
现在的腺样体手术,近十年来普遍采用内镜下精准微创手术,术中出血少,术后无疼痛,手术时间只需5-10分钟,是真正的“微创手术”,不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和生活,不需要特别的休养。
腺体组织虽然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但是其实作用非常小的,并不会影响到整个身体的免疫状态,因此,对于孩子的身体抵抗力并没有直接的影响。
误区三:麻醉会影响大脑,甚至智力发育不会
麻醉药物对孩子的影响只局限在麻醉期间和苏醒后的数小时之内,返回普通病房后,往往只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和精神疲软。随着麻醉药物的代谢排出,此后不再对身体有任何影响,更不会对智力有影响。反而是,孩子长期打呼缺氧,会严重影响大脑发育、身高发育。而且,儿童麻醉用药相对简单,类似于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的用药。只要是在正规的麻醉操作下,家长就不必担心。
误区四:腺样体切完容易复发
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现在的内镜下直观的腺样体彻底手术切除后,可以做到鼻咽部的完全平整。手术中对并发扁桃体肥大、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及中耳炎也要一同进行处理。
腺样体肥大有两种,一种是正常的生理性肥大,即孩子出生以后,腺样体逐渐增大,2-6岁迅速生长,到了8-10岁左右开始萎缩,对孩子几乎没影响;另一种是病理性增生,是由腺样体反复受到炎症刺激产生的增生,即使炎症消退了,腺样体也难以缩回原来的样子。
在等待孩子长大,腺样体自然萎缩和积极治疗的选项中,不少家长摇摆不定。虽然等孩子长大了,腺样体自然会萎缩,但在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腺样体肥大带到的危害是实质存在的,若不及时干预,后悔也来不及。
如果腺样体肥大程度较小,通常医生会先用药物方法进行保守治疗,让腺样体缩小一点,只要不危害孩子的健康,就可以了。如果药物治疗没有效果,或者腺样体肥大严重程度大,影响呼吸,长期打鼾,会建议手术治疗。
是否要手术,医生通常会结合以下几点综合评估:
1、看腺样体肥大程度
中度:根据孩子症状、病程、年龄,进一步评估;
2、看相关症状
有无睡眠呼吸障碍;
是否出现生长发育不良;
是否出现颌面部发育异常;
是否有过敏性鼻炎;
温馨提示:如果孩子打呼噜、张嘴呼吸已经持续一段时间,或是反复出现这样的情况,建议尽早带孩子进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