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张口呼吸、打鼾?
一般来说,任何能引起孩子上气道阻塞的问题,都有可能会造成孩子张口呼吸、打鼾。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鼻部问题: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感冒、鼻中隔偏曲、后鼻孔狭窄等先天性畸形等。
鼻咽部问题:腺样体肥大等。
咽喉部:扁桃体肥大、舌根肥厚等。
颌面部:小颌畸形、面中部发育不全等颅面畸形。
其他:肥胖导致的上气道狭窄、肿物或者肿瘤性病变、神经肌肉发育异常等。
临床上,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是孩子张口呼吸、打呼噜的主要病因。
二、腺样体的生长与萎缩
自出生起,随着年龄增长和身体发育,我们的腺样体也在逐渐变大。
2-5岁左右:属于腺样体增生最旺盛的年龄,每个孩子的腺样体在这段时间内都会随年龄增大越来越大;
6-9岁左右:腺样体停止增生,随年龄增长开始慢慢缩小;
青春期前后:大部分人的腺样体会萎缩、消失不见。
腺样体增生长大若由于生理因素引发多数会自行消失,可不进行治疗;但检查时若发现增生的腺样体,堵塞后鼻孔通气容积超过50%,则可以诊断为腺样体肥大。
从腺样体的生长曲线解释了为什么腺样体肥大患者多半是儿童的原因,且6岁左右是腺样体肥大的高发时期!
这时可能有家长会问,腺样体为啥从增生变肥大呢?这就要从腺样体的位置和作用说起。
三、腺样体为啥会变大?
腺样体又叫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交界处,两侧咽隐窝之间,形似橘子瓣儿样。既然腺样体又叫“咽扁桃体”,那说明它和扁桃体肯定有一定的共性。他们都属于咽部的淋巴组织。又因为它们处于上呼吸道的门户位置,上呼吸道任何部位的感染,都有可能刺激它们产生更多的免疫活性细胞,导致扁桃体和腺样体体积增大。所以,临床上,导致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的最主要的病因是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包括病毒和细菌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扁桃体、腺样体是淋巴组织,主要功能是产生淋巴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但是目前的研究显示,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后,并不会造成免疫缺陷。
四、堵塞程度和表现
从腺样体开始增生长大,到引起明显的堵塞症状,非一日之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造成的,所以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鼻塞、打鼾、呼吸粗重的情况一般也是逐渐出现、慢慢加重,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出现明显的症状而被家长“盯上”。
堵塞比例<50%:白天异常情况不明显,呼吸相对正常,但在晚上躺平睡眠时部分会出现鼻塞、打鼾、睡眠不安、翻身不断等情况。
堵塞比例70%左右:此时孩子可能仍然能通过鼻子呼吸,但变得相对困难,鼻塞症状加重。晚上呼吸声加重,打鼾越发明显,逐渐形成张口呼吸的不良习惯,颜面发育面临风险。
几乎完全堵塞:口呼吸成为必然,长期影响孩子颜面部发育,形成腺样体面容。不仅如此,孩子的声音、听力、身高、记忆力、注意力、学习能力、心理健康、社交等等都会一定程度上偏离正常轨道。
五、如何检查腺样体?
首选鼻咽镜,不仅可以直观评估腺样体的大小,还可以观察有无充血、分泌物等炎症表现,观察有无堵塞咽鼓管咽口等。
如果孩子确实无法配合内镜,也可以选择鼻咽侧位片或者CT。
六、腺样体肥大最佳治疗时期
6岁左右腺样体会生长到最大,所以对于存在腺样体问题的儿童,最佳的治疗时间应该是在6岁之前。此时症状较轻,尚未完全影响到周边功能,颌面发育尚未成型,鼻子尚有正常呼吸的可能,治疗方式可以更多样且偏向保守。
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关注孩子的异常变化,及时寻求专业耳鼻喉医师的帮助,尽早发现问题可以避免很多严重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