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人耳朵总是流脓,闻起来臭臭的,还会出现耳闷胀、耳痛,出现听力下降,甚至还会出现颅内感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首先我们要从耳朵的结构说起。
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外耳是耳朵最外面的结构,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外耳道的最深处有一个膜状的结构,叫做鼓膜,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耳膜”。鼓膜的里面是中耳,中耳是由鼓膜、鼓室、听小骨、乳突和咽鼓管组成,中耳再向深处的骨头里面是内耳,是由产生听觉的耳蜗和感知平衡的半规管、前庭组成。
一、耳朵流脓最常见的是外耳道感染
包括外耳道炎和外耳道真菌病。流出的脓多是稀薄的、淡黄色或者白色、黑褐色的,还常常伴有耳朵疼痛、耳痒,也会出现耳闷胀感和听力下降。外耳道感染常常是由于不良的挖耳习惯造成的。
二、另外一种常见的原因是中耳感染
包括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合并感染。流出的脓,多是黏稠的、深黄色的,可能还会有血性分泌物,并且会伴有臭味。
中耳感染多是由上呼吸道感染,细菌通过鼻腔后部的咽鼓管,感染至中耳的。
不正确的擤鼻习惯也会造成中耳感染的发生。如果擤鼻涕时过度捏鼻鼓气,有可能导致细菌、病毒通过咽鼓管,逆行感染至中耳,从而出现中耳化脓,鼓膜穿孔,耳内流脓等中耳炎症状。此外也可导致咽鼓管受损。
还有一种原因是细菌通过穿孔的鼓膜进入中耳。
中耳感染会造成鼓膜穿孔,听小骨周围粘连、肉芽,甚至反复的流脓会造成内耳听神经的损害,这些都会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失,并且有些中耳感染还会通过与颅脑之间骨缝向上蔓延,造成颅内感染,引发生命危险。
最后,建议大家如果耳朵流水、流脓的症状,一定不要忽视。建议出现该症状后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具体病因,并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