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肠癌,您可能有点陌生。其实,它是我国十大高危恶性肿瘤之一。数据显示,我国每3分钟就有一个人因此而去世。对于一些腹泻、便秘等症状,很多人都不以为然,结果一拖再拖,最后形成肠癌。因此,有一些早期信号要提前知道!出现下面这五个症状一定要注意!
这五个症状,提醒肠癌可能已上身
结直肠癌早期虽然没有明显症状,但仍会隐约释放一些信号,提醒你癌症的存在。如果出现了如下症状,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是痔疮,需要立即重视起来!
1、排便习惯发生改变
如果原来规律的排便习惯发生了改变,经常排便次数增多或者便秘,甚至有时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就一定要警惕肠癌了。
这多是由于肿瘤堵塞肠道,肠道变得狭窄,粪便不易通过,便秘就发生了。此时,还可能伴随着肛门下坠和肛门不适感。
2、出现血便
便血是肠癌早期最明显的症状,便血量一般不多,主要呈暗红色。可与大便同时出现或在便后出现,同时伴有黏液。
痔疮和肠癌导致便血最大的区别就是:痔疮导致的便血呈喷射状或滴状鲜血,而肠癌引发的便血则为暗红色,还伴有黏液,一定要学会区分。
3、疼痛、腹胀、消化不良
肠癌所引起的消化系统症状一般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等,疼痛的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有轻有重,主要是肠梗阻造成的。而腹痛或者是腹胀前期表现为间歇性疼痛,后期逐渐转变为持续腹痛和腹胀。
4、便便变形
肠癌还会引起大便变形,可呈细杆形、扁带形或茶褐色的大便。如果平时的便便很粗,突然间变成了铅笔一般细,也有可能是结直肠癌出现了。肿瘤变大,就会影响便便排出,所以会变细。因此,上完厕所后要自己时常看一眼,对及时发现病情很重要。
5、出现里急后重
肠癌会引起排便次数增多,还会出现排便不尽和里急后重的感觉,所谓“里急后重”,就是指自己肠道不舒服,还想要再去厕所,却拉不出来东西、下身坠胀的感觉。
需要说明的是:一旦出现以上信号,往往病情已经不轻了。因为大肠癌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它大多起源于不起眼的小息肉,静静地长大后,才会突然发难。
这些是高危人群
不光是出现了这些疑似肠癌的症状要小心,如果你具有以下高危人群的一种或者多种特征,那么,过了30岁就应该警惕结直肠癌了。
✓ 中老年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结直肠癌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高。
✓喜不良饮食
高热量、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极易诱发结直肠癌。因此,“无肉不欢”和不喜蔬果的人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
兄弟姐妹和父母等一级亲属中有人罹患胃肠道肿瘤的,都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吸烟、饮酒
研究表明,吸烟者比非吸烟者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更高。有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家族史的人每日摄入酒精大于等于30克,将增加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有结肠息肉病史
有结直肠息肉的患者也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因此,为防止癌变,应定期行结肠镜筛查,发现癌前病变及时处理。
✓有炎症性肠病
预防肠癌 早检是关键
首先并不是所有存在胃肠道症状的人都需要胃肠镜检查,但是对于以下高危人群,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胃肠镜检查:
一、年龄超过40岁;
二、有胃肠道肿瘤的家族史;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四、粪便潜血实验阳性;
五、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疾病;
六、排便习惯突然改变,有慢性腹泻、慢性便秘和黏液样血便。这部分人群建议每年应该做一次胃肠镜检查。
其次对于普通人群: 如果不属于以上高危人群,有其他肠胃不适且或年龄在50岁以上,可以做一次胃肠镜的筛查,建议是3至5年进行一次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