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便,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生活问题,但不知是受什么影响,很多人对其厌恶至极,避而不谈,从来不想多看一眼,殊不知大便情况的好与坏与你的健康情况息息相关,因此在冲厕所前瞧一眼其实相当于就是在给自己的身体做体检,出现异常应该重视。
大肠癌早期观察大便更易于发现:
1、当病变仅限于黏膜,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或仅仅出现大便习惯、性质的改变;
2、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会刺激肠道增加分泌粘液,即可出现大便次数增加,大便粘稠、不易冲走等症状;
3、也因为肿瘤占据了肠腔的部分空间,使正常大便难以通过,亦可出现便秘,大便硬结,量少,大便呈条索状,变细,甚至因为摩擦肿瘤表面出血,表现为大便中混杂有鲜红色或暗红色粘液。
4. 肿瘤一旦破裂,还会出现拉鲜红色血,高位结肠病变会有红褐色血便。
出现以下症状的时候病情往往已经不轻了
1. 右半结肠因肠腔宽大,肿瘤生长至一定体积才会出现腹部症状,主要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疲劳、腹痛及腹部包块。
2. 左半结肠肠腔较右半结肠肠腔窄,容易引起肠梗阻,出现便秘、便血、腹泻、腹痛、腹部痉挛、腹胀等。
3. 直肠癌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便血多为鲜红或暗红色,不与成形粪便混和或附于粪柱表面,常被误诊为“痔”出血。
4. 由于病灶刺激和肿块溃疡的继发性感染,不断引起排便反射,易被误诊为“肠炎”或“菌痢”。
5. 癌肿环状生长者,导致肠腔缩窄,早期表现为粪柱变形、变细,晚期表现为不全性梗阻。
什么人最可能会患大肠癌?
大肠癌既有环境因素,又有遗传因素的作用。
大肠癌的高危因素包括:
年龄>40岁;
长期烟酒史;
肠息肉史;
慢性腹泻、便秘、便血史;
血吸虫病、阑尾切除史;
精神刺激史;
家族肠道恶性肿瘤史等。
炎症性肠病史(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