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没那么简单!出现这5种腹泻,必须尽快看医生!

肖祥斌医生 发布于2023-06-28 10:31 阅读量361

本文转载自网络

        炎炎夏日,你会不会在一场酣畅淋漓的啤酒、撸串后,再忍不住贪喝一杯冷饮,之后夜里肚子里开始翻滚,吃时一时爽,饭后泻千里,拉肚子数十几次,大便成稀水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拉肚子”,在医学上被称为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或含未消化食物、脓血、黏液等。除了排便次数增多,腹泻患者还会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畏寒发热、口干尿少等表现。严重腹泻还会导致电解质失衡,引发心律失常甚至休克。

        这些情况要注意:
        按照病程,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病程小于3周,超过3周则为慢性腹泻。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以下5种腹泻,必须尽快到医院就医。
        1、急性腹泻,伴有频繁呕吐、发热、剧烈腹痛,或伴有头晕、心慌、口干、尿少等脱水表现者。
        2、急性腹泻,48小时内未见缓解者。
        3、腹泻伴有黏液血便者或黑便者。
        4、慢性腹泻,但同时具有结直肠息肉或胆囊切除术病史,或结直肠癌家族史的患者需要警惕。
        5、既往长期便秘患者,近期出现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出现腹泻。

        腹泻如果伴随以下情况之一,应尽快就医:
        严重腹泻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如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症状。
        腹泻伴发热、血便:可能为感染性腹泻、炎症性腹泻等。
        腹泻伴消瘦、贫血:可能为肠道吸收障碍、炎症性肠病等。
        腹泻伴腹痛、黄疸:可能为肝胆疾病等。

        预防腹泻的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生食和过度加工的食物。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压力。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有助于改善肠道蠕动和吸收功能。
        合理使用抗生素:如有必要使用抗生素,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尽量减少使用。
        接种疫苗:如轮状病毒疫苗、霍乱疫苗等,可有效预防相关腹泻的发生。

        拉肚子虽然看似常见,但如果不重视或误诊漏诊,可能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出现腹泻症状时,应认真观察病情,及时就医。同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保护身体健康。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