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肛门疾病的患者而言,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坐浴。根据字面理解就是坐着洗澡?真的是这样吗?
坐浴相对于淋浴而言,一般是缓解肛门疾病的方法。坐浴可促进肛门及周围伤口愈合,减轻疼痛。增进血液循环及清洁分泌物,预防感染。 坐浴可以改善和缓解多种肛肠疾病疼痛和不适。如痔疮、肛裂、肛周湿疹、做了肛门手术的患者,可以尝试坐浴。
坐浴的注意事项
选择适合臀部大小的坐浴盆,将肛门浸泡在温水或药液中,患者可放松。其中,液体剂可直接加适量温水稀释后使用;袋冲剂需用开水冲泡,勿弄破药袋;汤剂需煎煮,倒出待温使用。
坐浴时切忌过热,水温不宜超过40℃,每日坐浴1~2次,每次3~5分钟。脓肿患者分泌物多时,可以增加1~2次。腹泻患者每次坐浴时间应控制在3分钟内。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肛周瘙痒患者喜欢烫,但过热会加重病情,应与体温相当为宜。而且坐浴也不是越久越好、次数越多越好,过频反而会影响创口愈合,或导致痔疮加重。
健康提示:得了肛肠疾病不可怕,及时重视最关键。除了坐浴外,应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如果病情不见好转,可咨询临床医生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