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个看似对肛肠健康有益的行为,别再做了!

肖祥斌医生 发布于2022-10-12 10:47 阅读量98

本文由肖祥斌原创

        1、为保持肛周卫生,用肥皂清洗肛周

        这个举动看似能保持肛周卫生,实际却破坏了肛周皮肤的角质层,让周边皮肤变得脆弱敏感,而且会越洗越痒。一旦大便干硬就会对其造成摩擦,很容易造成肛裂或者痔疮,因此这是个危害肛肠的行为。

        正确方式:用清水冲洗即可,如果有瘙痒等问题,可以在温水中加点盐,然后用坐浴的方式清洁肛周。


        2、为排出宿便,喝清肠茶或者排毒药
        每天喝清肠茶,排便确实变得每天一次,但这些药物和茶却破坏了肠道菌群平衡,还会刺激肠道粘膜,令肠道对这些物品产生依赖性,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严重的便秘,如果继续服用反而会导致肠道黑变病,还会诱发其他疾病。


    正确方式医学上,一两天不排便都算是正常现象(正常一周大便次数为3~21次),肠道中并没有肠毒,因此不需要特意排出。只要养成定时排便,当排便困难时多喝水、揉肚子、做运动即可,并且保证10分钟以内结束排便,这样就会减少便秘现象。


        3、感觉坐浴有效果,所以多泡泡
        坐浴通常是患者在得了肛肠病或者进行过肛肠手术之后,医生建议其采用、通过温水浸泡和坐浴熏蒸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

        有些人觉得坐浴有效果,所以喜欢用热水泡一泡,烫一烫,甚至坐在热水盆里不起,觉得这样很舒服,殊不知,这是错误的。对于肛肠疾病患者来说,坐浴时水温不能过热,时间也不要太长,否则可能加重病情。

        正确方式温水坐浴的水温应控制在40℃左右,如果找不到温度计进行测量,可以用自己的手背去触摸一下水,只要感觉不是很烫都可以坐浴。一般情况下,建议大家坐浴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时间长了会增加局部的充血,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