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出现这6个症状,是胃部在“求救”,可别忽视了!

肖祥斌医生 发布于2022-09-05 10:35 阅读量202

本文由肖祥斌原创

        如今生活条件在不断地提高,而某些疾病的发生几率却没有因此降低,反而有上升的趋势如胃病,与生活节奏加快有一定的关系。

        胃部相对其他器官来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器官,一旦发生病变则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症状,尤其是饭后症状尤为明显。

        若您饭后出现以下不适症状的时候,要提高警惕,这很有可能是胃部出现了问题。


1、胀气

        吃完饭后长时间出现胀气,要提高警惕,这很有可能是肠胃功能比较差引起的。胃肠功能比较差时,患者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从而使体内产生大量的气体,出现胃胀的症状。此时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调理,减少高蛋白和高淀粉食物的摄入,比如马铃薯、山药等等。



2、恶心、反胃

        胃肠道的消化功能正常,身体能够正常地消化各种食物,不会出现任何不适,可以从三餐当中获取食物的营养。但如果胃肠功能出现了降低的情况,进食后很容易出现恶心反胃的感觉,这是由于胃部不能够及时消化摄入的食物所导致的。


3、腹泻

        肠胃功能比较差,吃完饭后很有可能会出现拉肚子的症状。在胃肠道消化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身体能够顺利地消化各种食物,排泄出的粪便呈长条状,而且颜色是黄褐色的。一旦出现了消化功能降低的情况,则不能够正常地消化食物,使患者出现腹泻的症状。


4、腹部胀痛

        吃饭后出现了腹部胀痛,要提高警惕,很有可能是胃病所导致的,如果还伴有恶心、呕吐以及呕血等症状,要重视起来,这很有可能与胃部病变有关。


5、胃痛

        经常在饭后两小时左右出现胃痛的情况,严重的时候甚至会从梦中疼醒,吃点东西之后会有所缓解,而且经常会出现反酸的症状,那么则要提高警惕,这很有可能是十二指肠溃疡或者十二指肠炎症所导致的。



6、上中腹痛

        饭后出现了腹痛、恶心呕吐以及积食感,同时发病的时间比较长,而且疼痛比较有规律,比如受凉之后疼痛会加重,或者吃了刺激性的食物之后疼痛会加重,那么则要提高警惕,这很有可能是胃溃疡导致的。

        一般情况,建议40岁以下的每3-5年完成一次胃肠镜检查,40岁以上的每1-2年完成一次检查。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