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人确诊!
大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2018年诊断大肠癌521,490人,平均每天1429人诊断为大肠癌,1429÷24=59.54,也就是说,每小时诊断59.5人,几乎每分钟就有一人诊断为大肠癌。
我国目前绝大部分(80-90%)大肠癌诊断时都是晚期,而晚期大肠癌治疗效果明显比早期患者差,且花费高。
二、大肠癌是怎么来的?
绝大多数大肠癌是由息肉逐渐发展演变而成,一般需经历以下演变过程:正常肠道粘膜→小息肉→大息肉→异型增生→癌→转移癌,发展过程缓慢,需几年甚至有10年。
实际上,大肠癌是可以预防的。早期发现结直肠癌或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是防治大肠癌的最佳措施。
三、便血、腹痛、包块...
这些症状警惕大肠癌
大肠癌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极易忽视。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临床症状,最多见的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1、肠道刺激症状,排便习惯发生改变,大便次数增多,腹泻或便秘,或二者交替,肛门坠胀,腹部隐痛等。
2、便血:多数间歇出现,有时为粘液血便,有时暗红血便。
3、腹痛、腹胀,大便不容易排除等肠梗阻表现,多为大肠癌晚期表现。
4、在腹部摸到包块,较硬,排大便后也不消失。
5、出现乏力、贫血、消瘦等症状。
因此,对于居民有上述不适者,建议到医院就诊,完成大便潜血、结肠镜等检查,以明确或排除诊断。
四、这五类人注意,
患大肠癌风险大
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兄弟姐妹、父母、子女有大肠癌史的;
本人有肠道腺瘤史;
本人有癌症史(包括大肠癌及其他癌症);
符合下列几项中任意2项者:
①慢性腹泻(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②慢性便秘(病程至少6个月以上的便秘);
③黏液血便;
④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⑤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