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瘢痕疙瘩概念:瘢痕疙瘩(Keloid),是皮肤内结缔组织过度增生所引起的良性皮肤肿瘤,常继发于皮肤损伤或炎症性改变,部分患者有家族史。
一、浸润性生长的特性(肿瘤特性)
瘢痕疙瘩具有超过原始损伤边界,向周围正常组织浸润性生长的特性,生长过程中逐渐向周围正常皮肤蔓延,并将其转变为瘢痕疙瘩病灶组织。
它不同于增生性瘢痕,具有过度生长,超过原伤口界限,呈瘤样增生且侵犯邻近组织、自始至终不退化、单纯手术切除后易复发等特点,临床上也称之为“瘢痕瘤”
二、难治性(治疗抵抗)
单纯外用药物几乎无效、单纯的注射药物不一定有效且容易复发、单纯手术切除容易复发、单纯激光可能进一步刺激瘤体增生等,所以建议综合治疗!
三、无自限性
瘢痕疙瘩在病情发展中,基本没有整体自动消退的情况,就是在静止期和增生期或者交替。
四、高复发性(治疗长期性)
高复发性也是瘢痕疙瘩难治性的体现,任何单一的治疗以及没有治疗后的长期管理都会有很高的复发性。目前大家形成的共识为3年不复发可视为临床治愈,通常情况下需要停止复发后随访5年以上方可放松管理;并可逐步加长间隔的终身随访。
五、遗传倾向
有色人种如黑种人和黄种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白种人, 而且主要发生于色素聚集部位。瘢痕体质者具有一定的家庭遗传倾向及家族聚集性, 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
六、瘢痕长期反复破损不愈容易诱发瘢痕癌
瘢痕癌是皮肤体表恶性肿瘤的常见类型,临床上往往表现为局部慢性溃疡。瘢痕癌的形成原因与发病机制复杂。由于瘢痕瘙痒而搔抓或反复摩擦,致瘢痕破损或糜烂,经久不愈,最终癌变,是其重要的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