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耕武话瘢痕:第三课——瘢痕的分类

戴耕武医生 发布于2024-07-10 11:16 阅读量929

本文由戴耕武原创

关于瘢痕的分类,许多书刊上有着不同的描述,如: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萎缩性瘢痕、挛缩性瘢痕、表浅性瘢痕、蹼状瘢痕、桥状瘢痕等等。


从病理学上讲,瘢痕(scar)只分为正常瘢痕(normal scar)、病理性瘢痕(abnormal scar)两大类;而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 HS)和瘢痕疙瘩(keloid, K)两类。但从临床角度,为便于描述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可以记述表述为前面提到的各类瘢痕的名称。


病理性瘢痕其本质是真皮纤维化疾病中的一类,是创伤修复过程中包括Ⅰ、Ⅲ型胶原在内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在组织中过度沉积、且难以被机体吸收或重塑的病理状态。


一、常见的瘢痕类型及临床表现


(一)表浅性瘢痕(superfacial scar


指皮肤浅表的一种瘢痕,是由于皮肤受到轻微损伤,或浅Ⅱ度烧伤,或浅表感染所引起。一般累及表皮层或真皮浅层。临床上表现为与邻近皮肤基本平齐,表面粗糙,有光泽,无毛孔等稍异于正常皮肤的结构和纹理。颜色常与周边皮肤相近,有时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少。一般无功能障碍,多不需特殊处理,少数影响美观,可采用磨削术或其他治疗。(图22-3-1

1.png


(二)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


也称增殖性瘢痕、肥厚性瘢痕。


见于累及真皮深层的损伤,如深Ⅱ度及Ⅲ度烧伤、切割伤、切取中厚皮片后的供皮区、感染等。其特点是瘢痕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局部增厚变硬。


早期为瘢痕的增殖期,表现为局部充血肿胀,瘢痕呈紫红色,伴有明显的疼痛和瘙痒症状。


增殖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一般在6个月后开始消退,进入瘢痕的成熟期。主要表现为充血减轻,瘢痕颜色变浅,质地变软、平坦,疼痛及瘙痒症状减轻。


增生性瘢痕厚度有时可达2cm以上,但与深部组织无明显粘连,可推动,与周围正常皮肤界限较明显。(图22-3-2)由于其收缩性较小,因此非功能部位的增生性瘢痕一般不引起明显的功能障碍。但发生于颈部、手部及关节部位的大片增生性瘢痕常常会影响关节活动,导致功能障碍,因此需早期手术治疗。

2.png


(三)萎缩性瘢痕(atrophic scar


又称扁平瘢痕。见于较大面积的Ⅲ度烧伤,尤其是深达脂肪层的创面,没有经过植皮治疗,仅靠边缘上皮生长使创面愈合者,长期慢性溃疡愈合者,以及皮下组织较少部位损伤后。


其特点是瘢痕组织较薄,表面较平坦,质地较韧,局部血循环较差,易出现破溃和溃疡,如长期时愈时破,晚期有发生恶变的可能,多为鳞状细胞癌。此类瘢痕基底层与深部组织粘连紧密,收缩性较大,常牵拉周围正常组织造成严重的畸形和功能障碍。

c2324edee5cdf69f5a2d35b7b77d74a.png


(四)挛缩性瘢痕(contracted scar


多见于深度烧伤愈合后,瘢痕挛缩明显,造成明显的功能障碍和畸形,长期可造成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的发育畸形。(图22-3-4)因此,此类瘢痕应早期进行治疗。

d88625a9b0436a23178cca32b2527c3.png


五)痤疮瘢痕(atrophic acne scars


痤疮瘢痕是一种是常见的影响美容及心理的皮肤疾病,是青春期常见面部皮肤病———痤疮的常见并发症。


严重的痤疮在创伤愈合过程中引起受累区域胶原组织受到破坏从而导致皮肤表面的凹陷,形成面部萎缩性瘢痕。

0187df7c67ac9cc3d8af381e4cbff54.png


(六)瘢痕疙瘩(keloid


各种程度的损伤后均可发生瘢痕疙瘩,甚至是很微小的损伤也可导致,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常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高于周围正常皮肤的,超出原损伤范围的持续性生长的肿块,质地较硬,大小形态不一,有时像蟹足样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


由于残存的毛囊腺体的存在,可引起发生局部感染的发生,或也可因中央部位缺血而发生液化性坏死。此类瘢痕一般不发生挛缩。但由于常伴有明显的疼痛和瘙痒,且不能自行消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常需要进行积极治疗,目前治疗以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为主。

701a7d8e973e60692b3b9f4ee9e0543.png


体表瘢痕疙瘩

940dc03930b81b8eea06005cf13f19d.png


(七)瘢痕癌(scar carcinoma


瘢痕组织可发生恶变转化为瘢痕癌,多表现为原有瘢痕基础上发生慢性、经久不愈和反复复发的溃疡,好发于下肢和血液供应差,易受创伤的部位,病理学上多为鳞状细胞癌,少数为基底细胞癌。


因此,对于慢性、复发性、经久不愈的溃疡应及时进行预防性切除,并送病理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切除病变,必要时术后配合化疗和放疗。

e6259cf8c7fb7afe3fd33bb1aea0eb2.pn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