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女,23岁
【疾病类型】西医诊断:痛经,中医诊断:腹痛,肝郁气滞型
【就诊时间】2019年9月
【治疗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治疗方案】拟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方选开郁调经加减方
【治疗周期】治疗6天
【治疗效果】经中医内调,患者期准量畅,痛经未有复发
一、初识患者
我第一次见到患者时,她双手捂住腹部,神情忧郁,看起来正在被病痛折磨。她说:“医生帮帮我,我一直都月经不调,我是哪里出了问题啊?”我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抚她的情绪,说:“别担心,相信我,我会尽力帮助你的。你来给我讲讲你的症状。”经过询问后,患者近两年来每次月经来时都会少腹胀痛,进而引起胸膺、腰胁,平时经常情绪不好,而且胃不舒服,吃的也不多,还经常想吐。平时无不良嗜好。
二、治疗过程
患者在和我交流的过程中特别害怕治不好,情绪非常的焦虑,我告诉她只要积极地配合治疗,情况会好转的。与此同时,我告诉她以前有过很多治好的案例,让她相信我,继续积极地配合治疗,调整好心态和情绪。患者的精神状态不佳,眼神比较忧郁。从舌象来看,舌质淡红苔薄,同时她说话也比较无力。再加之她对我说平时情绪不佳,吃得很少,没有胃口,还比较爱叹气,从脉象上看,脉弦而涩,这就很明显了,她是因为情志不畅,肝郁气滞,不能运血畅行,血行又受阻,冲任络脉不利,经血滞于胞中的气滞型痛经。
其辩证要点为经前或经期少腹胀痛,引起胸膺,腰胁,嗳气呕恶,脉弦涩,也可伴有行前乳胀,经量较少,经下不畅等症。所以中医诊断为肝失条达,气滞失畅。因此我选用行气为主,活血为次的开郁调经方,宣通气血,具体药物组成如下:炒当归,白芍,制香附,川芎,乌药,广木香,青皮,陈皮,延胡索,金铃子,广郁金。又结合个人经验再加入丹参、郁金,宽胸理气,行血止痛,认为该两味药既属养血活血,疏肝解郁的动药,又为宁心安神,安定情志的静药,是一组攻补兼施,动静相兼,相佐相成的药对。
(图中舌象:舌质淡红苔薄)
三、治疗效果
我开了3付药,嘱咐她按时服用。我在一诊中配了川芎,三日后二诊,再加入莪术,意在理血中之气,川芎辛而善升,莪术苦而行下,升降上下,可加强活血止痛作用。
需注意的是,若出现经行量多则应慎用莪术。患者服药三剂后,腹痛便停止,经水畅行。下次转经时,我便在原方之上加入蓬莪术,蓬莪术归肝脾经,能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可用于理血中之气,与一诊中的川芎升降上下,进一步加强活血止痛作用。我便再开了三剂,患者的临经痛势显著减轻,她的情绪也变得好了很多,整个人看上去不再是死气沉沉的模样,多了一些生机与活力。等到再来月经时,患者高兴地对我说:“医生我现在月经准时来,也没有痛经了,家人朋友都说我气色好多了,十分感谢医生!”
看见她情绪明显好转了,不再被疼痛折磨,我也很开心,回答她说:“很高兴能帮到你,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保暖,保证心情舒畅哦。”患者连声答应,我嘱咐完她就离开了。
四、注意事项
1、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平时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平和,可听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做一些让身体舒适的体操,如八段锦、五禽戏等,同时也可坚持散步或做瑜伽,对改善痛经都有帮助。
2、饮食方面,应注意多吃一些可活血化瘀的食物,如可选择山楂,多吃蔬菜、水果。
3、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少食寒凉、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4、出现经期剧烈腹痛、月经量较多等情况应及时复诊。
五、医生感悟
本案例的女性患者是因为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气机不利,不能运血畅行,血行又受阻,冲任络脉不利,经血滞于胞中的气滞型痛经。肝郁气滞是指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疏泄不及而致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本证多与情绪因素、病邪侵袭有关,主要表现为情绪抑郁、胸胁胀痛、喜欢叹气等,女性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症状。巧以中药内服治疗达到疏肝理气,养血活血止痛的效果。
那对于广大肝郁气滞的病人,临床上主要是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治疗原则来进行治疗。对于肝郁气滞导致的不同疾病,可以采用不同方剂来进行治疗。除此之外,也建议女性朋友们结合规律作息,进行体育锻炼,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来辅助治疗,这样才会有更好的疗效。同时男性家属也要给予陪伴、宽慰,共同携手创造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