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加中药,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不用怕

孔小娟医生 发布于2022-07-29 15:03 阅读量849

本文由孔小娟原创

【基本信息】女,27岁。

【疾病类型】西医诊断:1.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2.慢性宫颈炎,中医诊断:腹痛(湿热瘀结证)

【就诊时间】2020年11月

【治疗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治疗方案】中药口服、中药直肠滴入治疗、中药定向透药疗法、针灸治疗

【治疗周期】治疗8天

【治疗效果】经治疗后,下腹疼痛明显减轻。 


一、初识患


十一月的某一天,彭女士找到了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她眉头紧促,面色苦楚,手捂着肚子,弯着腰坐在椅子上。“医生,我从五年前开始就会月经前肚子痛,这次大概痛了十天了吧,我肚子疼得都不想说话。”原来,彭女士已经有五年多月经前右下腹会出现疼痛,但因为疼痛不算严重,所以也一直没有就医。而这次月经前,彭女士感觉下腹部疼痛加剧,特别是右腹部更为严重,实在忍受不了所以决定来我这看看。经过更详细的询问,我得知其无不良嗜好,无其他疾病,无家庭遗传病史。于两年前做过剖宫产手术,怀过5次孕,剖宫产2次,人流了3次。平时月经26—27天来一次,经行2到3天,量色质正常,夹有血块,同时伴腹痛。


二、治疗过程


考虑到患者下腹疼痛难忍,于是我安慰道:“既然来了医院,我们一定会想办法为您治疗的,不要太担心,您需要做的是要积极配合。”彭女士说:“只要我这能不疼,我一定服从医生的安排。”随后,我让彭女士去做了一些必要的检查,其中白带常规可见二度清洁,未见真菌滴虫线索细胞。妇科B超可见子宫肌层管状液暗区,左附件包块,子宫直肠凹积液,右侧增厚、压痛。宫颈腺囊肿。专科检查可见其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可见少量白色分泌物无异味;宫颈光滑,可见纳氏囊肿,无举摆痛;宫位为前位,大小正常,质地中等、活动度好、无压痛;附件区左侧增厚,右侧增厚、压痛。血常规等其他检查均正常。舌暗红,苔薄黄,脉弦。


通过症状及检查结果可知,西医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宫颈炎;中医辨证分析:该患者以下腹疼痛五年余,加重十天为主症,患者系湿热之邪内侵,余邪未尽,正气未复,气血阻滞,湿热瘀血内结,缠绵日久不愈,辨病属腹痛范畴,辨证为湿热瘀结证。本病病位在冲任,病性属实。


诊断明确后,我予盆腔炎1号方加减清热解毒,消炎止带,并辅以红外线TDP治疗(照射下腹部,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中药直肠滴入治疗:选择清热、利湿、解毒药物;将药物水煮后,将药液装入输液瓶中,输液管接入一次性滴入导管,再将肛门插入直肠并滴注药物。中药定向透药疗法:中医认为淤则不通畅,不通则痛,选用活血化瘀、通调经脉药物,言之成粉末,用白酒浸泡取其滤液,用治疗药进行中药透入。


盆腔炎一号方加减药物组成如下:大血藤、败酱草、三棱、莪术、皂角刺、乳香、没药、连翘、夏枯草、路路通。此方中大血藤、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止痛;三棱、莪术破血消癥,行气止痛;皂角刺消痈脱毒,排脓;乳香、没药活血止痛;连翘、夏枯草清热泻火,消痈散结;路路通通经活血活络。用7剂,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同时配合针灸治疗,针灸取穴带脉、中极、次髎、三阴交、阴陵泉,用三日,每次留针20分钟,每日一次。


经治疗几日后,患者精神状态好,下腹疼痛明显减轻。


三、治疗效果


经治疗,几日后,患者下腹疼痛明显减轻,阴道无流血,饮食、睡眠可,精神状态良好。查体:三测正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


四、注意事项


彭女士需要注意:


1.注意经期和性生活卫生;

2.注意规律作息和清淡饮食;

3.加强锻炼,增强体魄;

4.注意保暖,规避风寒;

5.保持心情舒畅调达;

6.不适随诊。


五、医生感悟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通常是急性盆腔炎症没有及时治疗,引起的慢性炎症。它常常表现的就是下腹部的胀痛,经常会是在经前期,或者来月经的时候,发生下腹部的胀痛,腰酸这些症状。


那像本文的这位患者患该疾病时通常是非常焦虑和难以忍耐的,我在第一时间给予心理舒缓和进行有效的诊疗,也嘱咐患者回家后也要注意阴部卫生,杜绝感染,节制房事,注意饮食调护等可以很好地预防其疾病的发生。盆腔炎性疾病病程较长,治疗周期也长,病情容易反复,患者除了进行药物治疗和理疗以外,也要注重私处的卫生、戒除辛辣刺激食物、加强自身体质,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情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