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别忽视孩子的情绪问题

陆小兵医生 发布于2022-09-14 10:49 阅读量905

本文由陆小兵原创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竞争压力和亲子关系的变化,青少年精神疾病特别是情绪障碍呈上升趋势。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了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其中青少年常见的外向障碍包括多动及注意力缺陷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等,内向障碍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等。


你知道什么是情绪障碍吗?


你孩子有相关隐患吗?


图片来源:freepic

有很多研究表明,青春期是个体生命历程中情绪障碍发生率突然显著上升的时期。主要的情绪障碍有抑郁症、社交焦虑、强迫症、惊恐症、心境恶劣等,发病率仅次于行为障碍。

由于青春期带来的生理、心理变化,加之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和积极的应对方式,青少年在遭遇亲子冲突、家庭暴力、学业受挫、学校霸凌等各种压力事件之后,很可能开始有情绪波动,产生很多负面情绪,也许还伴有失眠、头痛等躯体不适。

但青少年的这些情绪问题常常被家长忽视。一方面,家长把更多关注放在了孩子的学业和身体健康上,另一方面,家长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当孩子表现出与往常不同的不太适宜的情绪、行为时,父母往往简单归因为青春期的特点,认为孩子只是“闹闹情绪”,过段时间自然就好了。

当有善心人提醒父母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时,有些父母却很难接受自己的孩子心理有病,总觉得带孩子去医院,“他一生就完了”。父母讳疾忌医,甚至反过来埋怨、指责孩子。

图片来源:网络

而处于困境中的青少年更是受到自身认识的局限,常常没能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变化,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也许不知道如何去描述自己内心的困扰,也许缺乏安全感,认为没有信任的人可倾诉。与父母的沟通障碍让他们不知道如何求助,或不愿求助。

当这些孩子的情绪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干预时,久而久之便可能发展为情绪障碍。

患有情绪障碍的青少年会在生活很多方面陷入更大的困境。

1、由于内心太多的情绪撕扯,他们常常无法安心学习,可能在不断遭受挫败中失去学习动力;


2、他们可能因不合宜的情绪行为而遭到身边同学的嘲笑、孤立,因无法恰当处理人际问题而遭受人际压力;


3、他们容易出现问题行为,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


4、他们会不断形成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从而厌弃自己,甚至采取极端行为。


如果这些青少年没能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有效的治疗,他们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在成年之后,他们出现心理问题和其他精神障碍的风险会更高。

因此,青少年的情绪问题不容小觑。父母在关心孩子是否吃饱穿暖、是否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应关心孩子的情绪,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啊!

青少年为何易感情绪障碍?


青春期是个人成长最为迅速的时期,青春期的个体在生理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这些生理上的巨变也预示着心理上的巨变,因此少年时期的个体在情绪上也正经历着与以往乃至将来完全不同的变化。青少年发生情绪方面的问题往往有多方面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家庭、社会等等。

图片来源:freepic

1、青春期是个体身体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青春期激素水平和生理特征的急剧变化会给青少年带来适应困难。有研究表明,急剧变化的激素水平会增强个体神经系统对情绪事件的敏感性。加之青少年的大脑前额叶皮质功能(涉及推理计划能力)还未发育完善,青少年的情绪反应一般都较为波动、强烈。

2、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发展迅速、接近成熟,他们的成人感迅速增强,自我意识高涨。他们强烈渴望获得独立和自由,希望得到成人的尊重和认可,但同时他们的心理发展又还未达到成熟,受到社会经验、能力等限制,他们还必须依赖父母、家庭、学校等来解决他们一系列的现实问题。这种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无法摆脱的依赖需要常常在青少年的内心中相互对抗,引起情绪冲突。

3、自我意识增强的青少年开始希望挣脱父母的束缚和控制,挑战父母权威,质疑父母的教导,如果父母无法理解和接受,则导致亲子冲突、家庭暴力的加剧。临床和研究发现,高强度高频率的亲子冲突对青少年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有着重大影响。

4、相比儿童,青少年在学校、社区等地方的活动范围扩大,随之而来的人际问题,尤其是同伴或亲密关系的冲突、破裂带来的压力,学业受挫、学校霸凌等各种压力事件往往是青少年产生情绪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5、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生理的迅速发育,对其性别角色的认同开始被强化,更多接受社会对其性别的期望,去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在这个阶段,青少年会更加关注自己的性别角色,关注异性,关注自己的身体形象。性别角色适应不良、缺乏身体自尊,也是导致青少年情绪困扰的重要原因。

6、当孩子表现出与往常不同的不太适宜的情绪、行为时,父母往往简单归因为青春期的特点,认为孩子只是“闹闹情绪”。这样的认知是不正确的。在这个阶段,处于困境中的青少年受到自身认识的局限,常常没能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变化,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也许不知道如何去描述自己内心的困扰,也许缺乏安全感,认为没有信任的人可倾诉。与父母的沟通障碍让他们不知道如何求助,或不愿求助。当这些孩子的情绪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干预时,久而久之便可能发展为情绪障碍。

图片来源:freepic

青少年发生情绪障碍,内心会体验承受很大痛苦,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和干预,可能造成攻击性行为。有强迫症的青少年在别人对他的强迫行为进行干预时,往往会显得情绪冲动和愤怒。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加有可能会爆发出攻击性行为。这样的攻击性行为,主要特征是发生的非常迅速并且往往比较有力。严重的情况有可能威胁生命安全。

有时候,是非常强有力的一击,然后便停止了,其形式多样,包括非常短暂的人身攻击,比如:用东西砸人、撕毁他人衣服等等。

在攻击发生时,这些青少年的表情和动作往往表现出显而易见的愤怒,语言往往表现出固执“不拐弯”的特点,例如别人说是,他非说不。如果与其一来一往相持不下,往往会使矛盾更加激化。从成长经历来年,有些青少年会有控制能力缺陷表现。他们对于妨碍自己行为的任何人和事物,往往缺乏起码的容忍能力。

图片来源:freepic

青少年情绪障碍包括范围较大,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抑郁和焦虑。对于只出现轻度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学生,可以单纯通过心理疏导做心理治疗给予改善。

但若对孩子社会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如经常失眠,白天学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一致影响完成功课,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孩子表现出退缩、沉默,需要家长和老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到医院就医

对于中重度的情绪问题还需要药物干预。失眠及抑郁情绪,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如果不是特别严重,可以正常上课的同时进行药物治疗。

如果问题发展严重需要到医院就诊,可能对孩子以后继续上学有一些影响,比如休学,对社会关系造成一定影响。如果继续发展,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所以一定要重视。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