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多动症?不要乱下定论,有这些症状再着急

陆小兵医生 发布于2022-05-12 10:53 阅读量155

本文由陆小兵原创


提起多动症,许多宝妈不由想起自家那个像“装了小马达”一样片刻停不下来的娃。


  • 宝宝整天这么动来动去的,不会是多动症吧?

  • 娃多动且注意力一会在这一会在那,怎么办,会不会影响以后上学?



家长们先不要急着担心,我们先弄明白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也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短暂且不集中、情绪易冲动。


虽然多动症患病率不低,但是也不能给宝宝乱扣帽子。


曾经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宝妈怀疑自家两岁半的宝宝可能患有多动症,就带去医院就诊检查。


主诉问题:宝宝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描述:宝宝在家总是动完这个动那个,不能认真做一件事情。


医生听过家长描述后,通过观察宝宝在诊室内的行为,最终检测评估发现:宝宝的体格发育是正常的。


宝宝并不是多动症,为什么宝妈却怀疑宝宝是多动症呢?


原来在诊室进行观察的时候,医生发现,当宝宝被一个事物吸引,想要去伸手触摸,还没等碰到就被宝妈一把拽回;当宝宝又被另一个事物吸引的时候,家长再次制止了宝宝。



最后在宝宝又被第一个事物吸引的时候,医生拦住了前去阻止的宝妈,并适当引导宝宝,宝宝便在医生的引导下自行观察探索。


从整个过程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宝妈在与宝宝相处的过程中,宝妈与宝宝并没有处于对等的位置,全程宝妈都在强行制止宝宝,完全没有保护宝宝的求知欲、探索欲。


宝宝本来就充满了好奇心,我们在陪伴宝宝的时候应多给予宝宝鼓励,充分调动宝宝探索、求知的积极性。


如果总是像上述宝妈那样做,将宝宝的探索变为了焦虑的多动,长此以往只会阻碍宝宝的心理成长。


所以,当宝妈们给宝宝“扣帽子”的时候,先要进行自省,不要总将宝宝的多动与多动症之间画上等号,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与宝宝之间的亲子沟通障碍,使得宝宝呈现出多动的状态。


另外,宝宝活泼好动,也与其自身的个性有关,应该尊重宝宝的个性,如果是一些不合时宜的场合,应加以引导,而不是强行制止。



什么情况才算多动症


在注意力不集中维度,有(6项或以上)下列特征,且至少持续6个月:

v 粗心,不能关注细节

v 做任何事情都无法集中注意力

v 与人对话过程中,好似没有在听人讲话

v 无法依照指令完成简单的任务

v 难以完成有条理的任务和活动

v 对需要持续注意力的内容表现厌恶、回避

v 常常丢失东西

v 容易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分神

v 总是忘记要做的事情



在多动-冲动维度,有(6项或以上)下列特征,且至少持续6个月:

v 手脚经常动来动去或在座位上会扭来扭去

v 让其坐在座位上时经常莫名离座

v 在不合时宜的场合坐立不安、活动过多

v 像个小马达一样忙个不停

v 常常讲话多得像个“话痨”

v 经常打断他人讲话

v 不愿按顺序等候

v 经常打断或侵扰他人的活动



此外,还需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v 宝宝12岁之前就存在落后于发育水平的症状

v 宝宝症状表现存在于2个及以上的场合

v 已明显影响宝宝的社交、学业等

v 排除其他精神类疾病



如果发现宝宝符合多动症的特征,一定要尽早前往医院诊治。


另外,提醒一点:学龄前多动症患儿的主要表现是行为问题,而且多动症是一种宝宝无法控制的疾病,此阶段宝宝的最佳良药,一定是来自家长的耐心和关爱。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