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老公因疫情失业后,我们家就陷入了特别焦虑的状态。”
她说,疫情之前她老公在做销售,业绩不错工资也可观,而她自己在编制内工作,虽说工资微薄但好歹稳定。两个人结婚不久就贷款买了房买了车,去年还迎来了二胎,满心欢喜地以为生活会越过越好。可没想到,疫情导致销售行业受到重创,老公所在的公司也没挺过这个难关,失业后,老公已经三个多月没找到新的工作了。“我们俩每天一睁开眼睛就开始焦虑,车贷、房贷、大儿子的教育开销、小女儿的奶粉钱,每一项都是巨大的难题……我开始大把大把掉头发,老公也常常在阳台上一呆就是一下午。”“熊,我知道这些难题必须我们两个人去面对去解决,但还是想来问问你,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不那么焦虑一点啊,生活真的,太难熬了……”但大山的重量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感受就减轻分毫,而且,近年的疫情,似乎还让这座大山更重了些。既然这座大山避无可避,既然焦虑也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常态。倒不如改变心态,与焦虑和平共处,一边焦虑着,一边快乐着,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呢?
就从书中选出了7个教我们正确面对焦虑的良心建议,送给经常感到焦虑的伙伴们。
希望能够唤醒大家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获得安宁与平静~熊想,总是感到焦虑的伙伴们,心里一定都装着很多东西吧。
“不知道我这样的选择是对还是错……”
我们在意着生活中的一切,哪怕是一点点虚无缥缈的小事,都会为我们带来疲惫和困扰。但作者说啊,试图掌控生活,就像是试图抓住一条黏糊糊、滑溜溜的鳗鱼,不仅会搞得一团糟,还会伤到自己。他认为,管理焦虑的关键出发点就是学会放手,那些无法控制的事情,就随它去吧。
那些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后悔无益,就随它吧;
那些期待着的事情,既然已经尽过全力,就随它吧;
那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既然无法掌控,就随它吧;
那些别人的眼光,反正影响不到自己的生活,就随它吧……
把自己宝贵的精力通通转移到当下能够掌控的事情上来,认真完成手头的工作,认真投出每一份简历,认真吃一顿饭,认真陪陪家人。
停止过度在意,也不再过度执着,焦虑自然就会减轻许多。
而且,这些难题不会一次只出现一个,也不会等我们准备好了再来;它们总是会在最不合时宜的时候成群结队地到来,就像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令我们感觉情况完全失控,焦虑情绪也由此诞生。所以,作者一直认为,想要管理焦虑,解决问题能力是重中之重。
“而解决问题的原则也很简单,就是将一组或一个较大的问题分解为一个个容易处理的小问题,再一点、一点解决掉。”举例来说,假如我们陷入了经济危机——这是一个很大、很难解决的问题。但事实上,这个大问题是由很多小问题组成的,包括:支出大于收入、信用卡透支、曾经找自己借过钱的朋友都不回信息、承担不起下个月的车贷……而接下来,再针对这些小问题去思考解决办法:削减开支项目、联系银行经理要求提高信用额度、去上门讨债、卖掉车子缓解压力……但无论如何,在一点点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至少可以拿回一些对生活的控制权,这会使我们感觉踏实很多~很多时候,虽然我们知道上面这些想法非常消极,对解决问题也没有任何帮助;但它们还是不断在脑海中闪现,就像电脑上人见人嫌的弹窗信息。而作者提醒我们,在这种时候,千万不要被消极的想法牵着走。否则,消极的想法就会逐渐成为我们根深蒂固的习惯性思维,使我们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那么,要怎样才能阻断消极的想法呢?作者也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如果是我们独自身处一个隔音很好的地方,可以试着突然制造出一声巨响,比如敲桌子或严厉地对自己喊“快停下”;这种打断会在我们和焦虑的想法之间制造空隙,让我们有机会赶紧去做些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转移注意力。熊觉得啊,焦虑就像是一团找不到起点的毛线球,我们可以允许它存在,但绝不能被它缠住。真的被缠住了也没关系,焦虑是只纸老虎,只要我们足够有信念,它就会灰溜溜逃走啦~睡眠不好是一个相当麻烦的问题,大部分被焦虑困扰的伙伴们,也都同时有着失眠的困扰。而关于这一点,作者也向我们分享了改善睡眠的三大原则,只要用好这“三步法”,就能和失眠说再见。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吃饭、睡觉和参与其他日常活动,保持好的生物节律。不要在卧室里使用功率高于40瓦的灯,不要把手机、电脑带进卧室,也不要在卧室观看投影或电视机。
如果真的有担忧、琐事或工作任务一直进入我们的脑海,就在床头放一只铅笔和一本笔记本,记录下这些想法;
只要记录下来,我们的大脑就不会再认为这些问题必须时刻牢记,也就能允许我们暂时忘记它们,明天再说。

很多时候啊,我们的焦虑也来源于某次“失败”。
就比如某次会议轮到自己发言,由于过于紧张,讲话磕磕巴巴,满脸通红,还忘了一段内容。
事后回想起来,常常焦虑到睡不着觉:
“这真是场令人羞耻的灾难。”
“大家一定都很看不起我。”
“领导应该对我很失望吧。”
但在作者看来,这些自己强加给自己的负面描述,其实就是焦虑的最大源头。
他建议我们可以尝试重讲故事法,让自己重新获得平静。
首先呢,是对事件本身的重新讲述:
“我的确不太擅长当众发言,表现地也的确不够完美,但我已经完成了它,我已经尽力做出了我的最佳表现,这样我就成功了!”
其次,是对观众反应的重新讲述:
“没有人会盯着我的不完美不放,绝大多数人都会理解我,毕竟大家都紧张过。”
就像是这样,用积极看待事物的方法不停给自己加油打气,慢慢就能驱逐内心的羞耻和焦虑,重新自信而平静起来~
“焦虑的人会为取悦身边的人而背负更多的压力。”
在书中,作者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的确,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焦虑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人际关系。
自己有没有让对方感到快乐、自己有没有满足身边人的期待、自己是不是一个足够可靠的人……
我们肩负着这些各种各样的压力,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作者说的:
“相比家人和朋友,你也一样重要。”
所以,作者告诉我们,就少花力气取悦别人,转而更努力地寻找和表达自己的需求吧。
不要再思考别人需要自己做什么;
而是去思考自己需要什么,自己真正想做什么。
就像作者说的:“应对焦虑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和接受自己。”
多爱自己一点,活得更真实一点,或许我们就能焦虑少一点,自由多一点吧。

除了上述这些改变心态的方法以外,作者还说:
“有许多证据表明,运动能有效对抗焦虑。”
所以,他建议我们,无论如何请动起来吧。
即使是过去没有运动的习惯,也可以先从简单、温和的运动开始,每天半小时,每周2-3次就足够;
随着身体情况的改善,再逐渐延长运动时间,提高运动强度。
“如果生活沉闷,跑起来就会有风。”
当我们的身体足够好,跑得足够快,焦虑就追不上我们啦!

“焦虑是头脑中夸张的假设,
最终你能应付任何情况,你会没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