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不想动,也不想自救时,该怎么办?这里的办法很管用

佘生林医生 发布于2022-07-26 10:05 阅读量1038

本文由佘生林原创

有人将抑郁症比作心理上的“感冒”,而且是流行性感冒,发病率较高,让很多人不知不觉受到它的影响,也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抑郁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6.8%,是发病率排在前列的单种精神疾病。

它可能让患者对所有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每天只想在家里躺着,什么事情都不想做。还有些人会因为抑郁症产生消极、焦虑、自卑等情绪,产生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或激增、思考能力下降等情况,进一步可能导致患者无法融入社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对抑郁症患者采取药物和心理的联合治疗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疗法,能够有效的控制抑郁症病情。但你知道吗?治疗抑郁症也可以尝试“运动疗法”,有不少抑郁症患者因此逐渐好转。


通过运动可以直接影响情绪。人们可以将抑郁症看作是一种情绪上的失调、障碍,身心视为一体,当身体通过运动活跃起来,也能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调整情绪。

其次运动对轻度和中度抑郁焦虑的患者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研究发现,在没有接受其他治疗手段的情况下,运动锻炼能够对改善抑郁症症状有相当积极的影响。如果联合药物治疗,也对治疗轻度、中度抑郁症有不错的疗效。

还有在运动的过程中也能释放压力,减少植物神经紊乱、改善失眠。抑郁症引发的症状有所改善,对患者的病情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不少患者表示,我真的是觉得浑身没力气,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还能用运动疗法吗?

答案是可以,但是要选对时机。

对抑郁症患者来说,有2种情况下不建议人们采取运动治疗。第一种情况,浑身没力气,稍微一运动就觉得累,大喘气。这时缺乏体力,可以先选择多休息,保证睡眠来增强体力。再想运动可以先从室内运动或原地运动开始。

第二种情况患者从心理上抵触运动疗法,不想动,只想躺着。这时要尊重患者的心理想法,先从了解运动疗法的好处开始,能够愿意尝试运动为好。然后再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开始运动,慢慢体验运动后的情绪改变,循序渐进的进行运动,激发自己的运动兴趣。

如果你不属于这两种情况,其实可以试试运动疗法,或许也能对抑郁症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第一项运动:秋冬季节跳绳

一般来说,在秋冬季节室内外温差大,并且天气条件多变,跳绳是一种适应能力比较强的有氧运动。抑郁症患者可以先从室内跳绳开始做起,持续跳绳10分钟,不追求速度,坚持跳绳10分钟,也能和慢跑半个小时产生差不多的效果。

而且在跳绳的时候,人们需要协调身体的视觉、以及多个器官,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前庭的功能,还有助于树立良好的感觉,对提高患者对抗疾病的自信心也有帮助。

第二项运动:跑步或慢跑

从一开始的室内运动逐渐过渡到室外运动,是抑郁症患者运动疗法的一个过渡阶段,能让患者走出封闭的舒适圈,并且接触外界的新鲜事物。而且在跑步的时候能够产生轻松、愉悦的情绪,得益于大脑分泌的内啡肽。

能够在心情好,身体锻炼后舒适度高的情况下,每周进行3-5次跑步锻炼,每次跑步30分钟左右,也对改善失眠、调理抑郁症症状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项运动:集体性的多人运动

每周抽出一天或者半天的时间进行户外集体运动,比如户外骑行、户外爬山等项目,和人们多交流,也有助于提高社会交往能力。这些运动能够更好的帮助抑郁症患者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能改善焦虑抑郁患者的症状。


在运动疗法时,最主要的是评估自己的主观感受,觉得自己能够接受这样的运动强度,并且身体也能承受运动的强度是比较好的状态。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调整运动计划,觉得情绪不好,或者体力比较差的时候,也可以多休息,这也有助于人们长久的进行运动锻炼。

这种疗法也是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抑郁症患者的一个方法,能够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助治疗,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