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贵四 汪青春(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广州 510515)
【摘要】 目的 观察银质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6例处于疾病相对静止期AS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采用银质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及西乐葆胶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病情整体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功能指数、脊柱活动度、髋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0.001)。结论 银质针对相对改善静止期AS脊柱髋关节功能优于目前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案,且毒副作用少。
【关键词】 银质针;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结缔组织病,起病比较隐匿,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3%,致残率高达65%[1],骶髂关节炎是AS的病理标志之一,髋关节和脊柱功能受限是导致AS残废的二大重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多使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我们运用密集银质针治疗AS患者, 临床疗效好,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随机收集南方医院具备完整颈、腰正侧位和骨盆正位片(包括双髋关节)的AS病例26例,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的AS诊断标准, 处于疾病相对静止期。且26例患者临床分期均处于纤维强直期[2],即脊柱和(或)外周关节重度活动受限,影像学显示(二者居一):1外周关节受累,间隙明确变窄,但尚未部分或完全融合;2脊柱椎体骨赘形成,颈、胸、腰段脊柱皆无椎体骨桥形成。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11 例中男9 例, 女2 例, 平均年龄( 24.4 ±6.6) 岁, 病程1~7 年。对照组15 例中男12 例, 女3 例, 平均年龄( 25.6±6.2) 岁, 病程1~6 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 合并心脑血管等严重基础疾病者,精神病患者,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月经期、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体弱不耐针药者;手术区有明显皮损或有皮肤病者;此外X线示髋关节或/和脊柱小关节间隙消失,有骨性连接或脊柱呈方形椎等完全骨性强直者。
2 方法
2. 1 治疗组
(1)部位:因为AS的高致残率主要是病变侵犯到髋关节或脊柱后形成的[3]。故治疗部位选择腰部或臀部,按关节受限区域,确定病变区域的压痛点群及针刺范围,一般选取的部位是:腰部为髂后上棘内侧缘与髂嵴后1/3肌附着处的沿骨盆髂嵴缘,即骶骼关节周围肌肉附着处,以及腰椎3~骶椎2棘突旁椎板处;臀部为臀中小肌、髂胫束髂骨翼附着处,坐骨大孔内上缘和股骨转子间窝,以及髂后下棘与骶髂关节外缘和坐骨结节上部。每区行一次,不同区域间隔15天后进行。最多不超过2次。
(2)操作: 治疗时按手术部位患者一般采用俯卧位(腰部),侧卧位(臀部)。龙胆紫棉签标记,在无菌操作下,对每个针刺点局麻约1cm皮丘。取自制长10~18cm,直径1mm银针,经高压灭菌备用。对不同部位选择长度合适的银针,对准深层病变区域方向作直刺或斜刺,针距为1.0~1.5cm,经皮肤及皮下组织直达肌肉或筋膜等在骨骼上的附着处(压痛点)或病变区,引出较强烈的酸沉胀麻针感为止,进针完毕后,皮肤处加盖治疗布巾。在每一枚银质针的圆球形针尾上装一直径约1.5cm的艾球, 注射无水酒精于艾绒球上并点燃。用20mL注射器装满生理盐水备用。专人守护,随时询问患者导热情况,如感觉个别针灸烫痛感明显,即注射少许生理盐水浇银针针柄以降温止痛。艾火熄灭后,待针体的余热冷却后起针。消毒针眼,按压止血。
2. 2 对照组
柳氮磺吡啶片750mg/次,2次/日;对症使用西乐葆胶囊200mg/次,1次/日,餐后服;一个月为一疗程。
两组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
2. 3 疗效观察
2.3.1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及治疗两个疗程结束后分别进行观察记录。考虑到髋关节和脊柱功能受限是导致残废的二大重要原因,参考1995年成立的国际AS评价(assment in AS,ASAS)工作组近几年的研究结果,具体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观察记录:(1)物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巴氏AS功能指数(Bath AS functional index , BASFI) [4],赋值10分;(2)病情整体评分(Bath AS Global Score,BAS-G)[5],赋植10分;(3)疾病活动度评分:巴氏AS 疾病活动性指数(Bath ASdisease activity index , BASDAI) [6],赋植10分;(4)脊柱活动度(spinal mobility):巴氏AS 计量指数(Bath AS metrology index , BASMI),赋植15分;(5)髋关节活动度:包括屈伸,外展内收和旋转活动,赋植15分;(6)急性时相反应物(acute phase reactants),即血沉和C反应蛋白数值;(7)放射学评分:巴氏AS 放射学指数(BathAS radiology index , BASRI) [7], 赋植16分;
2.3.2 疗效评定
将各组治疗前后的积分相加,计算病情改善百分率“(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前值*100%”,对疗效进行综合评价。有效:以上指标在正常范围或改善在40%以上;无效:改善在40%以下。
2.3.3 统计分析
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意义。所有统计过程运用SPSS13.0统计分析系统,分析比较同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差异,以及两组间有关指标的差异有无显著性意义。
3 治疗效果
3.1 两组临床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AS-G、BASDAI、ESR、CRP结果对比, 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 除BASDAI外,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BASFI、BASMI、髋关节活动度比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01)。见表1。
3.2 两组治疗前后BASRI的比较对比观察, 两组改善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 治疗组有效率91%, 对照组有效率40%, 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1 两组主要疗效指标测定结果 X±s
组别 | 时间 | BASFI | BAS-G | BASDAI | BASMI | 髋活动 | ESR | CRP | BASRI |
治疗组 | 治疗前 | 3.21±1.60 | 4.73±2.40 | 2.90±0.68 | 5.27±2.90 | 7.00±3.07 | 15.00±8.52 | 11.60±6.20 | 7.09±2.47 |
| 治疗后 | 1.30±0.69* | 2.11±0.69* | 1.47±0.56* | 1.73±2.20* | 2.00±1.34* | 3.91±2.47* | 3.57±2.23* | 6.73±2.57 |
对照组 | 治疗前 | 2.51±1.46 | 5.50±1.65 | 2.98±0.71 | 5.40±3.29 | 5.60±3.80 | 18.59±5.61 | 14.41±9.44 | 7.80±1.90 |
| 治疗后 | 2.44±1.24 | 4.43±1.36* | 1.95±0.76* | 5.07±3.26 | 5.20±3.67 | 10.40±6.01* | 8.41 ±6.12* | 7.93±2.09 |
注: 与治疗前比较,*P<0.05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组别 | 例数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治疗组 | 11 | 10 | 1 | 91* |
对照组 合计 | 15 | 6 | 9 | 40 |
26 | 16 | 10 | 62 |
注: 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症,起病比较隐匿,发病率高, 危害大,由于其病因病理机制未十分明了,治疗上仍是一大难点,特别是对AS的强直期缺少有效手段。临床我们常见X线显示髋关节或椎间关节间隙正常或轻度变窄的病人,然而此时病人的髋关节和脊柱功能已经受限了。本研究表明两种治疗方案对AS病人的X线改善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考虑到目前AS的诊疗情况是早期不能诊断,晚期无法治疗,所以我们从AS的中期来探索好的治疗方法,且此期是AS的重要病理阶段,时间长,大部分临床就诊病人处于这一阶段。但由于本研究周期较短,我们观察的是短期的疗效,未做长期跟踪观察,有待更长期、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中轴及外周关节活动度的进行性下降和进行性脊柱后凸是导致AS症状出现的主要因素,而这些则是疼痛、关节僵硬和肌肉痉挛所引起的。本研究表明银质针对处于相对稳定期的AS患者的纤维强直期的关节和脊柱活动度以及其它功能性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宣蛰人[8]提出,软组织痛治疗原则为“去痛致松, 以松致痛”。银质针的特点是针身长,容易刺准深层病变组织;针尖圆而钝,避免刺伤神经及血管等重要组织;针身较粗可避免因肌肉收缩引发断针、滞针,加之针粗质软,增强了对局部肌肉筋膜的刺激性。根据中国科学院生理研究所的动物测定,艾火3壮后测得留在体外的针柄温度大于100℃以上,体内针身为55℃,针尖为40℃[9],热能直接传到病变部位。实验研究表明:银质针治疗肌筋膜软组织有良好的消除炎症、松解粘连、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10]。
总之,银质针属于闭合性微创松解术,无毒、安全,可松解受限关节的软组织粘连、减轻肌腱端炎症,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明显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旨在打破恶性循环,改善局部的微循环,使病情朝良好的方向发展。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痛苦相对小、患者易接受等优点。基本达到当前AS治疗的主要目标,即四个D:解除痛苦(discomfort)、减少残疾(disability)、防止药物毒性(drog toxicity)、减轻经济负担(dollar lost),为AS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文,黄国志等.强直性脊柱炎误诊分析及康复措施.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5):299~300.
2 廖志鹏.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分期探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8):1176~1178.
3 黄烽.应重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强直性病变的研究(专论).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1,5(4):211~212.
4 Calin A, Garrett S, Whitelock H, et al. A new approach to defining functional ability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J].J Rheumatol,1994,21( 12):2281- 2285.
5 Jones SD,Steiner A ,Garrett SL.The 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patient global score (BAS-G).Br J Rheumatol,1996,35:66~71
6 Garrett SL ,Jenkinson TR , Kennedy L G. A new approach to defining disease status in AS : the 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J Rheumatol ,1994, 21:2286~2291
7 Mackay K,MacK C,Brophy S,et al.The 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radiology index(BASRI):a new,validated approach to disease assessment[J].Arthritis Rheum,1998,41:2263~2270
8 宣蜇人.软组织外科理论与实践[M].人民军医出版社,北京,1994,141~153.
9 陆念祖.陆氏银质针及其针术特色.上海针灸杂志,1996,15(5):3~4.
10 王福根.银质针肌肉导热疗法临床研究.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11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