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RADS 是什么意思?让你了解乳腺检查报告

董建宇医生 发布于2019-11-23 10:57 阅读量9270

本文由董建宇原创

       BI-RADS 就是个报告分类的简称,全称是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 Data System),把这些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在一起,就是这个。

1.   什么是乳腺钼靶?

钼靶其实就是乳腺X线摄影

传统的X线机采用的是金属(电灯泡里钨丝的那种材料),这种X线的特点就是穿透力比较强,但是对于乳腺来讲不能够分清里面的结构。

回想一下,以前您做的胸片还留着吗?您看看上面是不是只有一个乳房的轮廓,能看清乳腺里面具体的结构吗?--答案是:不能!

所以把钨换掉,换成(产生射线的原理就不讲了,略去1000字),这种射线穿透力比较弱,但是分辨能力好,用这种机器可以把乳房里面的结构看清楚。

钼靶检查最早60多年前就在美国应用了,最早发现的病变就是乳腺里面的钙化灶,到了1966年以后陆续开展了很多临床方面的研究,通过乳腺钼靶的筛查,可以早期检出乳腺癌,由于大家都认识到了他的重要性,所以应用越来越多。

2.   钼靶普遍推广以后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

(1)要说清这个问题,先聊聊什么是主观?什么是客观?我举一个例子:

老王去照相馆照征婚照片,照相馆洗出了4张照片,这个照片就是客观的,谁看这个照片看到的内容都是一样的。

但是不同的人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小张看了照片觉得老王看起来很成熟,小李看照片觉得老王太显老,老张大姐看见了觉得老王就是自己命中注定的白马王子,这就是主观的评价。

(2)好了,搞清楚主观和客观,来看看钼靶~

钼靶的检查结果是客观的,拍出的片子(就是你拿到手里的那个黑胶片)和你在照相馆的胶片差不多。但是不同的医生对结果的解读却有很大的差别,有人觉得危险,有的医生建议回家,有的医生建议住院,对于咱普通群众更是一头雾水。

3.   BI-RADS 就是为了解决报告评判不一致的问题出现的

于是,美国放射学会就研究了一套BI-RADS 分类系统,建议所有的医生在报告结果时都按照这个系统的规范去报告,对于不同的分类有相对一致的认识。比如,只要报了BI-RADS 1类,大家一看就明白,这是正常的,只要报了BI-RADS 5类,大家一看就知道恶性肿瘤的风险极高。

这个分类系统很好用,到了1993年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后来2003年超声的报告也开始使用这套系统,2006年核磁共振也开始应用。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乳腺检查报告,在结论里都有BI-RADS。

4.   BI-RADS 分类具体代表什么含义?

BI-RADS 分类一共有7类,具体含义我们来看一张表


BI-RADS 分类.jpg

5.   BI-RADS 3 是不是一定就安全?BI-RADS 4 是不是一定就是恶性的?

当然­——不是!

虽然BI-RADS 规范了大家的报告,但是仍然是个带有一定个人阅片差异的报告。

不同的医院检查出来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同一家医院不同的医生报告的结果可能也是不一样的!!

同一个照片,张医生可能觉得按照规范可以报BI-RADS 3类,让患者回家定期复查就好了。

李医生就非常不同意张医生的意见,觉得恶性的风险挺高,10个人有这种表现的患者如果都接受了手术活检,最终会有一个人是癌,所以报BI-RADS 4A,蔡医生觉得风险远远不止于此,四个人就能做出一个恶性的来,报BI-RADS 4B。

这种差异在我们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非常普遍的!

6.    看到BI-RADS 报告,我该怎么办?

不要苦恼了,让你的主治医师来仔细读片,你们共同商量下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方案。

最后再次提醒,看到BI-RADS 4类千万别慌、别害怕,结果可能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糟。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