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就要回家团圆了,难免和亲朋好友喝两盅,吃饭应酬在所难免,谁叫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呢?一味拒绝,确实有伤情面,但是酒一下肚,痛风就会发作了。怎么办啊?是不是痛风患者就必须得滴酒不沾啊?
其实也并非如此,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下痛风发作的机制是什么?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痛风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上,并且痛风是一种非常折磨患者的疾病。
痛风会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身体中尿酸水平超过正常值,这种情况下就会有尿酸盐逐步沉积在关节腔内部或者软组织内,在尿酸发生明显波动的时候(注意,这里说的波动,既可以是升高,也可以是降低),局部尿酸微环境变化,原有的稳态被打破,就导致痛风结晶的析出,化学性关节炎的发生。
大部分情况下,尿酸处于高水平并非是导致化学性关节炎发作的主要原因,那么什么是导致痛风发作的罪魁祸首呢?
其实,导致痛风发作的主要因素就是尿酸平衡的稳态被打破,出现了明显的尿酸浓度差,比如说,原来尿酸水平正常,这两天吃的太好了,突然尿酸水平升高了,就会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
同样的道理,其实有时候尿酸降低的太快,突然从一个高水平降低到一个很低的水平,也会诱发痛风的发作,这个也就是我们在痛风急性期不能降尿酸的原因,所以在急性痛风发作的时候,是不能使用控制尿酸的药物的,只能是控制炎症和改善疼痛,等到急性炎症缓解后才能逐步调节尿酸。
这就解释了我们生活里另外一些现象,比如,有些典型的痛风患者,怎么查尿酸都始终不高,其实,这些人可能基础尿酸就很低,升高个一百多也达不到化验单中的超标,所以好似不是痛风,其实我们称之为“低尿酸痛风”!还有,有些人尿酸始终都高,但是一辈子都不会发作痛风,是因为他体内的尿酸平衡处于稳定状态。
然而导致尿酸水平升高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均衡,许多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嘌呤,这些嘌呤在身体中代谢产生尿酸。
为什么喝酒经常会导致痛风的发作呢?
这其实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并非所有的锅都要酒精一个人去背,它有点太冤枉了。
首先说,尿酸的代谢确实会受到酒精的影响。那么,酒精会从哪些方面影响到尿酸的代谢呢?
第一,直接影响:酒精会影响尿酸的排泄。
因为酒精和尿酸含有相同的基团,所以在肾小管排泄的时候,会发生竞争效应,虽然酒精无法从肾小管排泄出去,但是它和尿酸的相似性会阻挡尿酸排队进入肾小管通路,类似于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感觉。同时,酒精对于人体是一种有毒物质,会对肾小管的排泄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进一步减慢了尿酸排泄的速度。
第二,间接影响:酒精本身代谢的过程中并不产生嘌呤,但是在喝酒的时候,人们为了中和酒精,减缓酒精的吸收速度,都会使劲吃吃吃、填肚子,看似是一种保护,其实这种大量进食导致摄入了大量的蛋白类食物,这些食物经过消化代谢必然产生大量的尿酸;而且在喝得晕乎乎以后,谁还管哪种食物嘌呤含量高,哪种嘌呤含量低,看到什么塞什么,能不尿酸高吗?
如果一个人在饮酒方面非常控制,那么其实,造成痛风发作的原因可能并非是酒精惹的祸,而是所谓的间接影响造成的,说白了就是没管住自己的嘴。当然了,即使管住了嘴,但是酒精的摄入太多,同样会造成尿酸排泄障碍,水平增高,痛风发作。
不仅只是食物中有大量嘌呤,酒类饮品本身也有比较多的嘌呤。如果痛风患者想要喝酒,应该遵循下面几个前提:
1、没有处于痛风发作时间段,这是首要前提。如果痛风正在发作,建议患者不要喝酒,因为喝酒会进一步提高尿酸水平,会加重病症的程度。
2、尽量选嘌呤含量低的酒,酒中的嘌呤越低对患者就越好。
3、身体的尿酸水平控制得当,这也是关键的前提,如果尿酸一直处于较高的状态,建议还是不要喝酒。
4、不同的酒含有的嘌呤量也不同,患者应该喝嘌呤含量较少的酒。生活中常见的酒有啤酒、白酒、黄酒和红酒。啤酒称为液体面包,因此酒精外成分的嘌呤含量较高,黄酒次之,白酒本身的嘌呤浓度相对较低,红酒更低。红酒是由葡萄酿制成的,原料的蛋白含量较低,红酒的嘌呤浓度含量是酒类中最低的。
相对来讲,在摄入相同酒精量(这里所说的是纯酒精摄入量)的情况下,摄入同样的啤酒、黄酒、红酒、白酒,红酒和白酒影响较小,啤酒和黄酒影响反而大。
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为什么白酒比啤酒影响小?
这是因为同样的酒精摄入量,啤酒的液体摄入量很大,啤酒的嘌呤含量本身就高,因此换算出来,摄入的嘌呤类物质摄入量就很高了。酒精的直接作用相同,而间接作用啤酒更大,叠加起来,肯定是啤酒影响大。
当然了,前提是喝酒的量不能太大,不然的话,酒精本身的直接不良作用就可以超过不同酒类自身嘌呤含量的间接作用了。
说到这里,大家心里应该有个数了,痛风患者可以适当饮酒,但是要做到:最小量,选红酒,管住嘴,别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