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特点包括反复发作的对称性多关节肿胀、疼痛(双手、双腕、双肘、双肩、双膝、双踝以及双足趾关节等),伴有晨僵现象,检验可发现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阳性(部分病人可以是阴性),X片提示关节破坏甚至畸形。
类风湿关节炎一旦确诊应该马上系统性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预后也会相对较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简单来说有下面几种:
1.非甾体类抗炎药:例如布洛芬、双氯芬酸、尼美舒利、塞来昔布、依托考昔、艾瑞昔布等等,这类药物不能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进展,但有快速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让病人树立信心。另外,关节肿痛减轻以后,受累的关节可以加强活动,避免关节粘连、强直。
2.慢作用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最主要的药物,控制患者体内的异常免疫反应,阻止病情进展,这类药物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喹、柳氮磺胺吡啶以及艾拉莫德等等。
3.糖皮质激素:局部关节腔穿刺或者慢作用抗风湿药起效前,作为过渡治疗。
4.生物制剂以及小分子靶向药:包括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白介素-6受体拮抗剂、JAK抑制剂等。对于关节肿痛比较明显,病情重的病人,早期应用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效果,不过使用前应该做感染、肿瘤等相关检查。
5.中药治疗:包括白芍总苷、正清风痛宁、雷公藤多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