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人类有毒!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 2018-04-12
已阅读 2384

有人说你包得像个粽子。

是在表面上说你穿得多,

还是潜意识指你胖?

要知道粽子其实穿得不算多。

粽子就算胖也是菱角分明的胖。

而你……


粽子忍不住要怼人:虽然你单身,但是你胖若两人啊~


随着端午节的到来,五花八门的粽子吆喝着前来购买的人群,也有很多人在家自行包粽子,过节的热情随着节日的临近而逐渐升温。粽子是中国端午节的必备食物,每家每户在这一天都要吃上一些。它的历史久远,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粽子的历史发展


端午节端午节安康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粽子这个名称的来源最早见于周处的《岳阳风土记》,书中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但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粽子的雏形,有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还有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了东汉末年,民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称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现存的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可作为佐证。元、明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ruò)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粽子的品种更加丰富多彩。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璀灿纷呈。粽子真正被流传开来是为了纪念屈原,如今称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解完历史,今天更重要的是了解粽子里深厚的中医健康文化

我们常见的粽子基本都是采用糯米作为主料。糯米是一种非常有黏性的稻米,据说在古代没有发明水泥时,人们用煮熟的糯米作为砖瓦的粘着剂,浆糊也是糯米熬制以后制成的,可见糯米黏着性之强。中医认为:糯米温中补气,适合脾胃有病的人吃,把糯米煮粥趁热喝确实可滋养脾胃,特别有益于脾胃虚寒者;但糯米做的粽子如果放凉后再吃,或者凉后再热了吃,就难消化以致伤脾胃了。粽子油性、黏性较大,过量进食会引起消化不良。

粽子香糯美味,可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吃的,有些甚至因为吃了粽子险些丧命。并非危言耸听,据新闻报道:武汉的陈阿姨80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端午节还没到,孝顺的儿女们就都从超市买来粽子给她送过去,豆沙粽、肉粽、蛋黄粽,甜的咸的都有。一向节约的陈阿姨怕吃不完扔了浪费,顿顿“粽子餐”。她突然腹痛难忍,右侧腹股沟处多了个硬包块,像肚子上挂了个大鸭梨一样。经过武汉市中心医院检查确诊,陈阿姨为右侧腹股沟嵌顿疝,小肠嵌顿,需要急诊手术治疗,否则会引起肠梗阻、肠坏死,有生命危险,而凶手竟是香糯可口的粽子。经过两个小时的手术,陈阿姨终于转危为安。


所以,粽子虽好吃,切不可贪吃。健康人群除了吃出情怀尚可多吃一点,但以下人群尽量少吃粽子,以免给健康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1)心血管病患者: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如果一定要吃尽量选择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吃时要细嚼慢咽,便于消化。

(3)胃病、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过于油腻的粽子,也会引起消化不良、胀气,使疾病加重。

(4)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那么,不可过量食用粽子、切忌图省事怕浪费餐餐以粽裹腹外,吃粽子还有哪些讲究呢?对啦,粽子应趁热吃,且应避开空腹及睡前两小时食用,既美味又有益于身心健康;可多搭配些凉拌、或做成汤的时令蔬菜,餐后再添份水果最好,这样不但营养均衡,也可帮助胃肠蠕动、避免因食用引起的肠、胃道消化不良;另外,吃完粽子后喝点绿茶或乌龙茶,也能起到很好的解腻效果。

端午佳节,祝您吃得开心又健康!


养生保健门诊健康热线:29629333转8029

脾胃病科健康热线:29629333转8736

扫码关注,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