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如何养生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 2018-04-11
已阅读 2375

秋季的气候特点是暑热已消,秋凉逐渐加重而转寒凉。其秋季气候与自然界变化的主要特点是秋燥,其次是自然界由“生长”转向“收藏”。这个季节应该早睡早起,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因为秋季气候干燥,肺旺肝弱,饮食应该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宜食麻(芝麻)以润其燥,禁冷饮及寒湿。

秋季养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秋季养生贵在防燥

秋季由于早晚温差变化大,许多人鼻粘膜、嘴唇、口腔和皮肤就显得干燥,甚至流鼻血、唇干裂、皮肤干裂出血。中医学认为“肺主肃降、失常易生喘咳;肺通调水道,失序则影响水液代谢;肺朝百脉,若病则易生心血管疾病;肺主皮毛,失调则引起皮肤炎。”为符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所以要注意滋阴润肺,保津尤要,要多喝开水,多食用补气养阴的药品,如西洋参、麦冬、玉竹、百合、生地、沙参等。不宜过度食用阳热辛燥的药物,如鹿茸、肉桂、附子等。

二、合理安排衣食住行

秋季冷热交替,变化较快,应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添衣物,以预防寒气侵袭引起的感冒、关节痛等病。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老年人,要注意防寒保暖,以防止旧疾复发或者加重。秋季饮食宜“清淡”为主,多饮开水、淡茶、豆浆及牛奶等饮料,可多吃萝卜、豆腐、银耳、梨等食物以生津、养阴润燥的功效。体质虚弱者、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此时可多吃红枣、莲子、山药、鸡、鱼等进补食物,以起到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的作用。秋天应合理安排睡眠时间。深秋气候较寒冷,不宜终日闭户或夜间蒙头睡觉,要养成开窗而居、露头而睡的良好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减少呼吸道疾患。秋季是户外活动和旅游的黄金季节。加强体育锻炼能运动筋骨、活动气血,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三、适应秋乏

人们常说“春困秋乏”,秋乏是补偿盛夏季节气候环境给人体带来的超常消耗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也是机体在秋季这个宜人而又舒适的气候环境中得以恢复体力的保护性措施,也是机体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的一种过渡现象。面对“秋乏”,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对策,一方面要加强营养,注意劳逸结合,使机体得以休整而获得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体育锻炼,以使机体适应寒暑往来的气象变化。

四、谨防秋燥综合症

老年人对秋天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比如因为风凉,容易引起头痛、流泪、咽干、鼻塞、咳嗽、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症”。预防上饮食宜清淡,禁食生冷。起居上应做到早卧早起,意志安逸宁静,这样可以收敛神气,从而保持肺的清肃功能,有效地抵制燥邪的侵入。

五、秋季饮食原则

秋季饮食宜注意摄取平衡膳食,多食绿色蔬菜、水果等,要补气养阴,生津润燥,还应注意补充水份和维生素。

秋梨汤:大鸭梨3个,带皮洗净后,切碎块,以水煎熬汤,食梨饮汤。

木耳芝麻饮:黑木耳或白木耳5克,温水泡发,黑芝麻10克,炒香,将木耳与芝麻置锅内,加水熬,待成糊状,加白糖适量,分次食用。

荸荠豆浆饮:豆浆500毫升,荸荠汁50毫升,混匀,加白糖适量,煮沸饮。

银耳桂圆汤:银耳5克,桂圆50克,去壳核取肉,洗净,共煮,饮汤食桂圆肉。

六、秋季防病

夏秋是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常见肠道传染病有痢疾、伤寒、急性肠胃炎、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发病急,来势凶猛,传播较快,如果医治不及时病情会急剧恶化。预防肠道传染病,首先要注意饮食卫生,既不过食生冷和不洁之物,又不恣食肥甘和酗酒,做到饥饱适度,冷热调和。秋燥伤肺,有哮喘病和“老慢支”的患者特别要注意,以防复发。不仅要注意气候变化以及时增添衣物,也要注意改善居室环境,保持良好的情绪,并避免与致敏物质接触。

综上而言,秋燥是秋季的一大特点,我们应根据秋季的气候特点来调整饮食、加强锻炼,以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扫码关注,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