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告诉你:胖一点和瘦一点的老人,谁更易长寿?

史宪杰医生 发布于2023-05-04 19:24 阅读量618

本文转载自医旅健

医旅健china-mth 医旅健MTH 2023-05-04 08:04 发表于北京

新研究告诉你:胖一点和瘦一点的老人,谁更易长寿?

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子刊上的澳大利亚研究显示:

就老年男性而言,与体重稳定者(体重波动在5%以内)相比,体重减轻5%~10%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3%,体重减轻10%以上者则全因死亡增加289%。

就老年女性而言,与体重稳定者相比,体重减轻5%~10%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6%,体重减轻10%以上者则全因死亡增加114%。

研究团队表示,体重下降很可能是各种缩短寿命疾病存在的早期指标。




图片发自160App




老人衰弱的评估中,其中第一条就是“过去1年中,意外出现体重下降>4.5千克或体重下降>5%”。也就意味着70千克的老年人,1年内体重下降超7斤,就要引起重视。

《自然·衰老》:80岁后,或许胖些更好

我们常说能把体重维持在稳定范围内,更健康。但在长寿这件事上,随着年纪增大,体重微增的人似乎更占“便宜”。



对老年人来说,体重过轻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重,才能更好地保护人们的健康。那有人要问了,老年人体重多少算好?

对成年人来说,判断体重是否达标大多是看BMI指数。当你的体重和身高经过计算后,得到的BMI指数能够在18.5至23.9之间,说明身体比较健康。超过这个数值后,就属于超重、肥胖的范围了。

长期存在肥胖、超重的问题,可能给人体带来内脏脂肪多、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的风险随之提高,对健康也是一种威胁。

但是在老年人身上,似乎存在一种“肥胖悖论”。健康的体重范围或许是超重或肥胖。

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施小明团队在权威期刊《自然·老化》上发表一项为期20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揭示:中国80岁及以上的老人,超重或轻度肥胖者可能更为健康长寿,即BMI(体重指数)在24.0~31.9这个区间。




图片发自160App




在研究中发现,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体重处于正常范围内(BMI指数18.5-23.9之间)的老人,和体重处于超重、肥胖的老人相比,后者的健康状况似乎更好。

在观察了2.7万人后,研究者发现,在80岁以上的老人中,最佳的BMI指数似乎是超重、肥胖范围。并且随着体重达到这个范围的老人,全因死亡率和非心血管病导致的死亡风险,都会随之降低,对老人健康、长寿更有好处。



具体来说,BMI在超重到轻度肥胖范围内(24.0~31.9)的老人寿命最长,他们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最低。

与正常体重(BMI在18.5-23.9之间)的老人相比,体重较轻者(BMI小于18.5)的死亡和生活自理能力失能风险增加约30%,而BMI超重和轻度肥胖者的相应风险却降低约20%。

这项实验中得到的结论,能够推翻人们过去所理解的“千金难买老来瘦”的说法,从而更好地改善人们的健康。对于无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轻度肥胖可能并非坏事。而相反地,体重过低带来的“肌少症”,反而可能危害更大。






图片发自160App


早前欧洲科学家也曾以数十万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寿命与体重是呈现“U”字形的相关性,步入老年后如果体重较轻,死亡率会增加10%;超重时也同样会增加8%,反而“微胖”状态的那些老人,他们的生存期要更长。

当然,不是说一直微胖都是好的。2021年《流行病学年鉴》刊登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调查时间长达73年的研究,结果证实:年轻时能够维持正常的体重,年老时体型微胖的人死亡率更低!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