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现在有9500万抑郁症患者吗?

姜超医生 发布于2020-11-19 11:46 阅读量8848

本文由姜超原创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经历了2020,即使我们曾焦虑、迷茫过,但我们心中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这才是我们面对繁忙快节奏生活的最佳打开方式。

2020年,是我来到深圳的第四个年头,在这个超一线大城市,我感觉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前所未有的经历,经历了2019年香港的混乱时候,也迎来了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2020年,当然也迎来的深圳改革开放40年的盛世、国安法的实施,以及疫情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得到了控制,心情也是大起大落的数次,这就是人生的神奇之处,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相信事情总会慢慢变好,在困难时期,心怀希望。

而在这个神奇的城市,因为职业关系,我也看到了很多人处于挫折之后出现了很多反应,有情绪或行为上的改变,大部分人在遇到挫折后,会出现难过或悲伤的情绪,但这种情绪一般是短暂的,多数人很快就能走出重围,重新拥抱生活的美好。而,有些人似乎找不到出路,持续地感到悲伤、低落、消沉,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精力下降,甚至丧失生活的动力,无法学习,不想工作,回避社交,甚至无数次想到离开这个世界,而这个时候可能就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心情不开心那么简单了,反而有可能是抑郁症。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一)有多少人会患有抑郁症呢?

截至目前为止,全球大约有3.5亿人饱受抑郁症的折磨,而中国约有5400万的人患有抑郁症,超过9500万人中国人在一生中得过抑郁症。全球每年因抑郁症而自杀的死亡人数有100万人。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很多患者和家属对这个疾病缺乏了解,深陷其中而不知求助,有些时候我们的家属反而认为“抑郁症就是不够坚强”,这样的想法本身就会令患有抑郁症的人备受打击。

所以,当我们情绪不佳时,我们究竟只是心情不开心(只是有抑郁情绪),还是有可能患上了抑郁症?这两者作为非专业的人,我们该如何区分呢?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二)抑郁情绪与抑郁症傻傻分不清楚

在我花了1年时间所写心理学科普书籍《不焦虑不抑郁手册》中,是这样的描写的: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别抑郁情绪和抑郁症呢?

首先,在两者的定义上区别,抑郁情绪是指人们在遇到一些精神压力、挫折或者痛苦事件时所产生的情绪变化,比如我们会在受到批评时感到难过。而抑郁症是指一类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的病理性抑郁障碍

然后,我们可以从有无具体原因来区别。抑郁情绪多是正常人在遇到一定生活事件后产生的,往往事出有因,而抑郁症这类病理性的抑郁,往往找不到原因或者原因不足以解释抑郁的症状。 

其次,低落情绪持续的时间长短、严重程度及变化规律也可以帮助我们将两者区别出来。人的情绪变化往往有一定的时间,在我们遇到事件出现低落情绪时,往往随着事件的解决,我们的情绪可以平稳下来,我们可以调适自己的情绪。抑郁情绪具有时限性,同时程度也较轻,即使不开心,人们依旧可以继续学习、工作,然后慢慢自我缓解。而抑郁症的低落情绪往往会持续2周以上,甚至半年以上。在患上抑郁症后,患者的社会功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很有可能无法继续学习或工作,甚至会产生自我毁灭的念头,自我缓解的难度也很大。而典型的抑郁症具有着“晨重暮轻”的情绪变化规律。

最后,从是否伴有生物学症状上可以进一步区别。抑郁情绪多是单一的情绪表现。抑郁症作为心理疾病,不单单会有低落情绪,往往会伴有明显的生物学症状,如失眠、食欲及性欲下降、体重骤降等等。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所以,当我们能够很好地区分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的区别后,我们再来觉察一下自己身上的状态,看看我们的内心究竟怎么了。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我们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都有可能有抑郁的情绪,但不能因此说自己就是抑郁症,然而,如果这种弥漫的低落已经让我们无可奈何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看医生。

(三)抑郁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因为抑郁症不单单是情绪上的改变,抑郁症直接与我们的大脑的变化有关。

有研究表明,我们大脑中有三个部位与抑郁症的发作关联紧密,他们分别是海马体、前额叶皮层与杏仁核

海马体的位置靠近大脑的中心,主要负责储存记忆及制造一种叫皮质醇的激素。我们的身体在身心压力大的时候会释放皮质醇(包括得抑郁症时)。如果由于压力事件,我们的身体给大脑输送了过多的皮质醇,破坏了体内的化学平衡。

前额叶皮层坐落在大脑的最前端,负责调节情绪、做出判断与决策、产生记忆。当身体产生过量皮质醇时,前额叶皮层也会显现出萎缩的情况。

杏仁核在大脑中主要负责促进情绪反应(如恐惧反应),在抑郁症患者的大脑中,杏仁核的体积变大,并且由于长期暴露在过量的皮质醇中,它会变得更活跃、敏感。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当然造成抑郁症的原因,不只是生物学原因,还有心理因素,比如抑郁认知三联征,以及抑郁症患者的人格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等等。

(四)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依据生物学因素,科学家提出了药物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就是通过矫正体内的化学物质水平来减轻抑郁症的症状。

比如通过一种叫做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s)的药物来抗抑郁,此类药物会增加大脑中一种叫做血清素的神经递质的含量,从而减轻抑郁症的症状。具体例子有氟西汀(百忧解)、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等。

针对心理因素,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们,通过学习及使用各种理论流派的心理学技术和方法,帮助抑郁症患者来改变不良的情绪及行为。当然这种方式是很有效的,涉及的内容很广,有机会可以与大家详细聊聊。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五)如何对待有抑郁症的家人

但是,今日我更想跟大家聊一下,若是我们怀疑身边的人患有了抑郁症怎么办?

当你的配偶、家庭成员或朋友患上抑郁症时,你的帮助与鼓励对他们的康复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帮助他们应对抑郁症的症状,克服负面思维,恢复精力。

首先,你需要做的是去到专业的地方,了解抑郁症这个疾病,你要知道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病症,抑郁症会逐渐耗尽一个人的能量,让他全无热情与动力,你爱的人无法仅仅就依靠强大的意志力“振作起来”。

不要再说“你要坚强”,因为患者的症状并非出自他们的本意,抑郁症会使得患者很难与任何人进行深入的情感联结,即使是他最爱的人也是如此。这只是抑郁症的表现罢了,不是他的本意。

相反,你可以尝试一些方法来问问他们的感受: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感觉了?

有发生什么事让你这样感觉吗?我现在可以为你做些什么?我们一起去医院寻求专业帮助好吗?

我们可以告诉家人:你不是孤单一人,有我们在这儿。告诉我们,我们能做什么来帮你。

希望在你心生迷茫时可以等一等,去找到医生来帮你拨开云雾见日出。

请务必心怀希望!!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相关疾病: